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和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文章一开篇,考察古今中外经典作家、学者以及文化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接着,将生态文明置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探讨生态文明的地位及必要性。同时,本文以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例,借鉴他们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并从中获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的启示。最后,在上述基础上,论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具体说来,第一部分的内容是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学者以及当代西方学者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他们都共同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自然环境的危机乃人类生存的危机。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的内容是探讨生态文明的地位及其建设的必要性。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长远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大计;从我国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第三部分的内容是借鉴已经走上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之路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的先进经验,第四部分的内容是从中获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的启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大力加强民间环保组织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加大环保教育的力度,而且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同时,辅以强有力的立法、执法和监督机制以及技术体系的支撑。最后,本文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指出了生态文明破除了传统的工业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进而树立合理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因此,它较之工业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飞跃性的理论意义。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对解决我国环境危机,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