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央对京津城市定位的改变和奥运临近所带来的众多机遇,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同时又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个难点。基于此考虑,文章选取了京津冀地区进行地区专业化、产业地理集中和区域一体化做实证研究。专业化和地理集中的理论研究主要来源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前者包括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而后者则主要是新经济地理学。文章以新经济地理学为分析框架,从区域经济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中两方面来研究一体化本身,进而寻找到该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过程中的动力和阻力。在地区专业化实证分析中,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利用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地方专业化指数的计算结果来分析京津冀地区分工的演变。在地区间专业化指数方面,北京、河北间这一指数相对最大,北京、天津该指数则相对最小,并通过地方专业化指数的计算得出了各自主导产业,发现京津间的产业同构性明显。随后利用Ellision和Glaeser设计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地理集中进行分析。计算了京津冀地区制造业20个行业该指数值,发现在1993-2004年间,20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的地理集中指数呈现大幅度上升,5个行业的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后根据各地区的GDP进行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京津冀的一体化过程。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看,该地区一体化过程不断加深。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发现,分别给出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认识。在地区产业发展上,充分利用京津冀区域间的分工和合作,实现区域间产业分工、有序的发展。在区域一体化上,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通过紧密合作,实现资源配置统一协调规划,经济结构调整优势互补,基础设施共享,充分利用区域间合作机制,实现区域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