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理气化痰通络法联合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的临床疗效和特色优势,为中西医结合治疗PCV提供一定的临床思路和实践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四川省中医院门诊或住院初诊为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并接受抗VEGF治疗的44例(44眼)患者病例信息,将符合纳入标准的PCV患者按是否联合中药治疗分为A组和B组,A组为抗VEGF疗法联合理气化痰通络中药治疗组,共22例(22眼);B组为单纯抗VEGF治疗组,共22例(22眼);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c 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抗VEGF治疗次数、中医症状、不良反应及眼部并发症、治疗费用、随访资料等数据信息进行回顾性比较和分析,研究两组之间各项观察指标的治疗效应和差异。结果:1.最佳矫正视力(1)A组和B组BCVA在治疗后3月、6月、12月与基线比较均有所提高,提高幅度上,在治疗后3月、6月时,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12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5),A组BCVA提高明显优于B组。(2)A组和B组两组间的BCVA在治疗后3月、6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3)视力疗效提示,A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B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经Rid it检验,P<0.05,A组疗效优于B组。2.中央视网膜厚度:(1)A组和B组CRT在治疗后3月、6月、12月与基线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间的CRT在治疗后3月、6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3.中心凹脉络膜厚度(1)A组和B组平均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在治疗后3月、6月、12月与基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间的SFCT在治疗后3月、6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5)。减少幅度上,3月较基线减少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和12月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21<0.05)。4.中医综合疗效:(1)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0.01)。(2)经治疗后,A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12例,无效1例;B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1例,有效14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经Ridit检验,P<0.05,A组疗效优于B组。5.卫生经济学指标(1年内人均抗VEGF次数、治疗费用)分析:(1)经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随访期内,A组和B组注射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4<0.05)。提示:中药组的注射次数少于对照组。(2)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12月内人均治疗费用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1)。说明中药联合抗VEGF治疗组医疗成本低于单纯抗VEGF组,具有更高经济学效益。b.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眼部并发症)分析:(1)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全身不良反应;(2)眼部并发症发生率:A组未出现眼部并发症,B组出现3例少量结膜下出血,均在术后1周内自行吸收。两组均未出现高眼压、角膜上皮缺损、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等其它并发症。结论:与单纯抗VEGF疗法相比,理气化痰通络法联合抗VEGF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视力及OCT形态学指标,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联合理气化痰通络法能够降低抗VEGF的再注射次数和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抗VEGF疗法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