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临床研究[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变化及其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6例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型(GCS 13-15)、中型(GCS 9-12)、重型(GCS6-8)三组,同时选取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患者伤后入院时及病程不同时段(伤后24h、48h、72h)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及平均血小板容积(MPV)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中、重型患者的PT、APTT、TT、DD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FBG、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轻型颅脑损伤组患者仅有PT、APTT、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TBI患者在入院时凝血指标(PT、APTT、TT、FBG、DD、MPV、PLT)水平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伤后24h和伤后48h时PT、APTT、TT、DD、MPV、PLT都有显著差异(P<0.05);到伤后72 h时,仅有FBG、DD这两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伤后72 h的急性期内,TBI患者多伴有凝血功能的改变,其中反映血小板功能的指标(PLT、MPV)的改变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程发展密切相关。第二部分血小板活化及其衍生膜微粒形成机制的基础研究[目的]初步探索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衍生膜微粒(PMPs)的形成机制。[方法]运用先进的探针跳跃式离子电导显微镜(HPICM)技术在生理液态环境中实时观察活体血小板的活化过程,并结合传统流式细胞术(FCM),初步探测血小板活化与PMPs的形成过程,以及血小板激活剂、信号通路阻断剂和激活剂等对PMPs形成的影响。[结果]体外活体贴壁血小板分为两个表型:扁平型和突起型。血小板激活剂ADP、凝血酶、A23187、细胞松驰素D都对血小板有显著地激活作用,并且显著增加PMPs的释放量。P2Y通路阻断剂、阿司匹林、PI3-K通路阻断剂和PKA通路激活剂都可以抑制ADP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结论]血小板的激活与多条信号转导路径有关,同时血小板的激活和破碎与大量PMPs的产生密切关系,深入了解血小板活化及其PMPs的形成机制,进一步研究可对揭示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制定特异性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