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会计准则作为规范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的行为规则,也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由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应用指南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这套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融入全球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会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还相对较低,亟待提高。虽然我国目前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颇多,但是单纯对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进行研究的还较少。而会计估计又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进行会计估计就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因此研究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可以改善我国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的质量,使会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本文共分四章,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研究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的背景和意义,从国外、国内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内容,研究贡献。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的相关理论。首先论述了会计估计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以及会计估计的类型;然后详细阐述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会计职业判断的涵义、本质及其特点;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估计中的体现。第三章主要是对行为学视角下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进行研究,其中主要探讨了个体行为与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这里面主要包含了人口统计学特征、能力、价值观和态度、人格、个体决策、动机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接着阐述了群体行为与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团队、沟通和权力。第四章主要是实证部分,采用问卷调查分析行为学视角下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本章分两个部分进行调查分析,第一部分是对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中的个体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第二部分是对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中的群体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第五章为结论与建议。在借鉴了行为学中有关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理论对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的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进行研究后,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并针对这些结论,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我国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