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其诊断主要依靠脑脊液中特异性抗NMDA受体抗体的检出,不同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一,抗体滴度也存在差异。目前,有关抗体滴度与急性期患者临床特征的确切关联的研究报道较少,脑脊液抗体滴度是否具有评估病情、指导诊疗的意义尚不明确,特异性抗体是否为该疾病的唯一致病因素亦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总结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征和结局,分析其与脑脊液抗体滴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连续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的病例。总结了这些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特征和预后。在脑脊液低抗体滴度(1:10、1:32)和高抗体滴度(1:100、1:320)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38例患者中有14例(36.8%)为低抗体滴度组,24例(63.2%)为高抗体滴度组。29例患者具有前驱症状,常见的前驱表现有:发热(47.4%)、头痛(44.7%)、呼吸系统症状(18.4%)、生活事件(10.5%),其中头痛在低抗体滴度组更常见,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1.4%vs 29.2%,p=0.018)。精神行为异常或认知障碍(97.4%)、癫痫发作(78.9%)、运动障碍(58.0%)、意识水平下降(58.0%)为常见临床表现,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言语功能障碍更常见于低抗体滴度组(71.4%vs 33.3%,p=0.042)。患者血清抗体的阳性率为47.4%,相比于低滴度组,高滴度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清抗体阳性率(62.5%vs 21.4%,p=0.020)。在是否入住ICU、是否气管插管、入住ICU的天数、症状出现到明确诊断的时间、合并并发症情况等方面,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达97.4%),多于出院2-3月内可基本恢复至病前状态,少数患者在出院数年后仍逐渐好转。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脑脊液抗体仅具有诊断意义,对于同一患者,脑脊液抗体滴度的下降通常意味着治疗有效,病情好转;抗体滴度持续不降,提示预后不佳,对于女性患者,则提示可能存在肿瘤等潜在触发因素,需反复筛查卵巢畸胎瘤。但在不同患者间,脑脊液抗体滴度对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指导诊疗的意义有限,可能与不同患者间自身抗体亲和力不同相关,亦提示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参与了抗NMDA受体脑炎的致病机制。本研究提示单一的脑脊液抗体滴度不能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