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佛教艺术发生于汉晋时期,到了南北朝时代走向成熟。从初期印度传入中土的零散的图像创作,发展为融合南北思想与文化的完整艺术,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生、发展,经历了与本土文化容纳转化、碰撞同一的过程。因此,从整个宗教艺术史来看,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具有无可替代地位。然就艺术史研究现状而言,明显存在两大缺憾:一是学术界偏重于隋以后的佛教艺术,二是我国佛教艺术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内容及主要观点等均受日、欧学者影响,长期以来将研究视点放在北方,对南方佛教艺术的研究重视不够,在学术上呈现“北重南轻”的局面,由此直接影响到对中国佛教艺术总体的认识与把握。 自20世纪后半期始,南朝时期的早期佛教遗物以及同时具有南北风格因素的佛教造像大量被发掘,学术界开始对佛教造像的输入路线展开一轮新的思考,南朝佛教造像艺术所具有的非凡成就逐渐得到中外学界的普遍认同。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是建康以外的南朝佛教造像艺术一大中心,是贯通南北造像风格传播与日本佛教造像输出的重要枢纽。近年来,对于四川地区南朝佛教造像的研究已经日趋深入,然都止步于考古、史学、美术领域。本文将从地域审美视域着手,整理出四川南朝佛教造像的基本情况,并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造像加以比较,找出异同,溯清源流。从而把握其特殊性,进一步发掘四川地区南朝佛教造像艺术的审美取向与地域特征。 文章结合文献研究、图像学分析与跨学科研究,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以文献研究为基础,探讨佛教初入中土以及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兴起与内化过程。然后,对四川地区的南朝佛教造像进行图像分析与文献分析,介绍其基本情况,分析佛衣、佛容和裳悬座的造型特征。为了使研究更全面,同时也纳入犍陀罗与秣菟罗地区的造像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四川南朝佛教造像“健美”、“清秀”到“富丽”的审美演变轨迹。最后,结合地域美学、四川考古学、文化学研究成果,对四川地区地域审美意识进行深入探索。从四川文化的起源、神树崇拜与宗教信仰的关系、政治因素和四川文学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得出结论,四川南朝佛教造像在同时代佛教造像中有着独立的特色,既不同于印度造像,又区别于中原、北朝地区造像风格,它是盆地文化与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带有强烈的“超越精神”,具有明确的四川地域审美取向,且兼容了宗教意识与文人精神,既是崇拜的艺术,更是超越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