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舞是一项国际性体育运动,它起源于美国西部乡村舞蹈,自2004年引进我国,2008年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14年1月1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领导下的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正式在全国开展“阳光排舞进校园”活动。旨在积极响应国家“阳光体育”、“全民健身”号召,丰富学校体育内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自活动开展至今,排舞逐渐受到全国各地学校的支持和喜爱,但排舞运动在学校的开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分化和“偃旗息鼓”现象,因此如何在小学校园长期有效的开展排舞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株洲市实验小学师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株洲市实验小学的开展现状和开展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株洲市实验小学的开展经验,并对其推广策略进行总结,以期对其他小学开展排舞运动提供借鉴参考。经研究发现,株洲市实验小学排舞运动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稳定期等三个阶段。具体归纳为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建设校园排舞文化环境;打造排舞团队,由点向面全校推广;把握排舞特点,融入校园文体活动;培养优秀排舞运动队员,组建后备人才梯队;支持师生踊跃参赛,提高排舞运动水平;鼓励教师参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给予专项经费,支持校园排舞开展等经验。排舞运动推广策略包括:以政策支持为基础保障,促进排舞运动开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手段,注重人才持续发展;以活动平台为支撑点,把握多渠道活动机会;以有效宣传为催化剂,寻求多元化媒体途径。基于上述研究,对学校开展排舞运动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学生在体育锻炼意识、体育观念和体育文化精神等方面的认识和学习,强化学生对排舞运动认知;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保证排舞教师数量;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兴趣编撰适合小学生的排舞教材,开设排舞校本课程,并创编编具有本校特色的原创作品;加强校际交流,现排舞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