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及其在新时代的价值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epwq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值得持续关注的重要维度。本文首先追溯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思想来源。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有较大直接影响的思想家有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和施蒂纳。在此基础上,基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对交往实践观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期,梳理出马克思交往实践思想从萌芽到形成再到运用与拓展的蜕变过程:《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开始了对交往问题的哲学思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由哲学思考转向经济领域中现实问题的研究标志着马克思交往实践思想初具雏形;《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的研究标志着马克思交往实践思想的初步形成,《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引申出的三种交往实践形式标志着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成熟;《资本论》中运用交往实践的原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产生的根源,《人类学笔记》中将交往实践理论拓展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通过对马克思交往实践思想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发现马克思交往实践思想内涵丰富、特征明显。本文从个人和社会两个维度出发阐释和把握其内涵。交往实践于个人而言,不仅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也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于社会而言,社会生活的固有属性是交往性和实践性,交往实践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交往实践的特征则主要表现为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现实性和历史性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为了在对比中凸显马克思交往实践思想的科学性,本文选择了对交往理论研究颇深的哈贝马斯,将其的交往行为理论与马克思的交往实践思想进行比较。在把握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发现在立论基点、推动交往发展动力、实现交往合理化的途径方面两人思想迥异。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虽然有着促进现代西方社会政治哲学发展、为研究人的异化之克服提供新视角等等的进步意义,但其论述不够严密,很多构想带有乌托邦色彩,离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和超越还很远。理论只有关照现实才能体现出其本真意义。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亦如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国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很多挑战等待着我们去迎接。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国际交往复杂多变。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为迎接挑战、解决问题或提供理论支持,或提供实践支持。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横结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6年11月间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连续实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繁荣昌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红色家书作为优秀文化资源,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红色家书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是不可再生的红色文化资源,其教育价值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将红色家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相结合,在深刻分析红色家书内容的基础上,找到其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在统一关联,以访谈调查为依据,通过剖析现实问题深入研究红色家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对策,主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最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之一,多见于早产儿,自1960年代提出NEC至今50多年来,临床医生在降低NEC发病率方面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近年来随着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及存活率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国外的数据报道该病的发病率达3-7%,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率可高达5-10
2018年9月13日,'空中丝路'国际航空合作高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高峰会由中国航空工业发起并主办,以'改革开放四十年,航空发展新时代'为主题,旨在为'
1概述固网短信业务就是利用现有的固定电话网,向固定电话用户提供多种短信息服务和数据业务.业务种类主要包括短信息收发、信息订阅和信息点播3类.另外,还可以与ICP合作,开展
教育空间是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它致力于儿童生命的健全和获致美好生活之能力的发展。受现代性的影响,教育空间在工具性色彩鲜明的实践中逐渐发生了形变,一定程度
写话虽然是第一学段的写作起步要求,但考虑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词句的积累水平,比较适合学生写话起步的是二年级。在看似晚起步的二年级写话教学中,如果还是亦步亦趋地进行教学,就难免有滞后的嫌疑,因此,教师需要适当强化写话训练。一、于表达特色处仿写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是从口语向书面语过渡,因此规范的语言是学生最需用功用力学习的内容,与幼儿期口语上的习得不同,学生学习书面语的有效手段是仿写。仿写什么,是需
期刊
对美国东北部海岸的大部分居民来说,飓风“桑迪”最猛烈的袭击已经过去。然而,“桑迪”难以预测的轨迹和带来的重创还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