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千百年来的封建社会压迫,结束了近代百余年受帝国主义侵略者剥削的屈辱史,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了国家真正的主人,中国女性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变化。国家层面,通过立法确立了女性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女性的权利获得了很大进步。女性走出家门,参加社会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在促进男女平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提出的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也做了并继续在做着巨大的努力。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男女平等”的口号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作为一个目标和手段,“男女平等”始终在实践的路上,并未取得最终实现。职业女性,在男性话语权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还正在遭受着、面临着许多不公正对待。比如就业歧视、职业发展中面临玻璃天花板等,阻碍了职业女性在经济社会中更好的发展,降低了其在社会领域的职业表现。而传统家庭伦理要求女性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照顾老人、操持家务。在工作、家庭之间,职业女性不断切换角色,陷入了角色冲突不能协调的伦理难题。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在男女平等语境中,职业女性的存在与发展推动了女性的自由平等发展、为女性实现自身价值并创造价值搭建了职业平台,是男女走向真正平等的具体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伦理价值。以问题——原因——对策的方式展开分析探讨,立足于男女平等语境,基于公正的伦理思想,关注当前我国职业女性面临的职场不公正对待。通过总结当前我国职业女性所面对的平等就业权被忽视、平等职业发展权被践踏、面临角色冲突的伦理难题等职场不公正对待问题,继而从女性的自然角色和社会角色的独特性、用人单位忽略社会责任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对女性权益的社会保障措施不完善、传统社会观念中男女角色责任的定位不公正、职业女性自身自主意识和自立精神不足等方面分析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宣传和培养、转变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女性自我主体意识,惩治招工性别歧视,强化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意识,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保障女性权益落实到位等突破当前我国职业女性所面对的职场不公正的一系列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