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效能理论是目前心理学社会认知理论当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操作活动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在控制和调节行为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非常显著的。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和体育工作者们也逐渐对此增加了认识和了解,纷纷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从目前总体情况来看,一方面研究文献数量较少且不全面,大部分研究还仅仅处于经验层面、宏观理论方面的探讨,缺少具体深入探讨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的研究,进而分析自我效能各影响因素、指标的作用程度差异。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较为单一,很少采用、结合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尤其在体育教学研究中这种情况相当普遍,缺少通过实验手段而获得的实验数据的支持,因而很难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探索。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中学生是自我效能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得以增强。高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的关键时期,很快就要面临高考的严峻考验,应该具有克服困难、向困难挑战的坚定信念,此时身心方面的健康问题当然是不容忽视的,而自我效能在高二学生中心理健康发展方面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同时,在体育运动领域中自我效能的提高,必然会“迁移”到其他领域(如学业、生活、工作等)当中,从而对于其他领域中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以及自信心(状态、特质自信心)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将对其一生当中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高二学生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影响高中生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的因素、指标进行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成败经验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教师、优秀学生以及选取不同水平学生中的优秀代表等作为榜样,其标准示范所形成的替代经验对效能水平的提高也相当明显。 3.言语和社会劝导是其他效能促进因素的有益辅助。 4.心动调节作为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其所包含的目标定向和成就动机均对于能力感的提高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5.生理及情绪状态未对效能水平表现出显著性的作用。 6.各效能因素通常是综合对效能信念发挥作用的,并且这种综合作用效果体现出正效能(即稳定性、增效性)的特点。 7.各效能因素对学生效能信念的影响不尽相同,依作用程度的差异其先后排序为: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及社会劝导,心动调节和生理及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