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共性研究已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一种发展趋势。现代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学的研究不应过分强调单个语言的特性并对其做穷尽的描写。而应该把单个的语言放在世界语言变异的范围内进行考察,寻找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并试图解释人类语言的这种共性。然而,语言共性的研究往往是对共时平面的语法意义的研究,因为共时的语言状态是语言历时演变的结果,因此,这种共时平面的共性研究很难得出富有意义的结论,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历时的方法,通过对英汉情态动词历时演变的研究,发现了英汉情态动词演变的共同路径及隐藏在背后的动因,即共同的演变机制。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之所在。本研究选择英汉情态动词作为研究的对象。因为在共时的平面上英汉语情态动词存在着极为相似的歧义现象。这一相似性背后是否隐藏着共同的规律?在这项研究中,情态被看作是一个语义范畴,而非语法范畴。本研究采用Bybee倡导的对情态动词的历时的三分法(agent-oriented, speaker-oriented and epistemic modality)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首先回顾了Lyons, Talmy和Sweetser等学者对情态动词的歧义现象作出的统一的解释,然后提出用语法化的理论作为我们研究的理论基础。接下来,我们分析了英汉情态动词的演变过程。通过研究发现,英汉情态动词的历时演变路径存在着较强的跨语言的相似性,即都是从行者情态(agent-oriente modality)分别演变出言者情态(speaker-oriented modality)和知者情态(epistemic modality)。这就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探求形成这一共同路径的动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形成英汉情态动词相似的歧义现象的动因是隐藏在其背后相同的演变机制。接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