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十年来围绕预设这一理论,语言学家们一直研究并且争论不休。众所周知,无论是语义预设还是语用预社在语言学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语义预设是指不需要语境参与,从句子本身即可推出的共知的命题。从语用的角度来看,预设是话语本身就事先存在的假设。换句话说,预设就是说话双方说话前已经达成的共识。这种预设要么是肯定要么是否定要么是疑问,话语本身也会有词语或者语法的特征。尽管就语义预设或是语用预设的地位差别语言学界还未达成共识,但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并不影响我们运用这一理论对单个词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预设的角度来考察even.作为理论支撑,预设不仅是本文的支撑理论,而且也是even研究的切入点。从传统语法上来讲,even作为副词并不受重视。Even作为其中一种预设触发语,其位置的不断变化同时会引起整个句子意义的变化。早在1965年,even就以转换生成术语出现。接下来Karttunen, Peters和Rooth等学者阐述了他们眼里的even.沿着前人研究even的足迹,本文将even和其他词组let alone, not to mention, much more的对比摆到首要的位置。通过对比,even表现出自身独特之处,通过句子本身引导出其它含义。国外很多语言学家也从多种角度研究过even以及它所涉及的意义范畴,并且给出很多实例以证明even对整个句子意义的影响。然而,一直以来几乎没有人意识到even表层上并未表达的意思。所以本文通过大量有关even和其同类词的比较来证明even词义层上未被发现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