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思想几经历史沉浮,终究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影响着中国政治、伦理等各方面的观点乃至行为实践,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成与发展亦与儒家思想息息相关。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他们的地位可见一般。而儒家的异端荀子却饱受争议,甚至受到尊孟派的排斥,但这并不能否定荀子对中国文化做出的贡献,对中国主流文论产生的深远影响。本文以荀子天人之分,化性起伪的哲学观为基础,探讨荀子的语言观,并深入分析其语言观对中国主流文论产生的影响。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在前言中,主要梳理了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及台湾有关荀子的研究,介绍了荀子研究的主要方法,说明了本文以语言观切入进行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一章“荀子语言观的产生背景”。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荀子语言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哲学基础进行阐述。荀子语言观的时代背景,主要探讨了荀子语言观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名实之争”的文化背景。荀子语言观的哲学基础,则主要说明荀子语言观是以天人之分,化性起伪的哲学观为基础。天人之分,化性起伪倡导的“分”及“伪”的思想是荀子重“名分”、“礼”乃至名教思想的基础。第二章“荀子语言观的基本内容”,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约定俗成的名实观,在名实之争的语言背景下,以化性起伪的哲学观为基础,荀子提出了“王者制名”的观点,认为为实命名是约定俗成的,名实间是人为的对应。二、天下之本的名分观,荀子特别重视“分”,将“分”提至天下之本的高度,突出了“名分”的重要性,奠定了名教诗学传统的基础。三、合于心、道的名道观,心可以通过象认识天道,心对万物的认识是命名的前提,心——象——道——名(言)是合一的。四、“用丽具得”的文言观,强调语词不仅形式美而且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达其蕴含的内容,是名的美善同一。五、有名无名的调合,荀子的思想是先秦诸子思想的结晶,汲取了各家之精华,尤其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借鉴形成了由正名到无名的超越。第三章“荀子语言观对中国传统文论的影响”。荀子作为儒家的异端以独特的思想完善发展了儒家文论,荀子语言观对中国古代的传统文论尤其是主流的儒家文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荀子以天人之分,化性起伪的哲学观为基础探讨名与实、名与文(丽)及名与心、象、道之间的关系,这三大关系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主流文论传统。一、名道合一对文道观的影响,孔子以来的儒家文论思想都突出文学艺术对道的传达显现作用,但直至荀子文道合一观才明确提出并得以确立。文道思想始于荀子经西汉董仲舒至南朝梁刘勰终形成系统的理论。二、名分为本对名教观的影响,儒家思想重视礼仪尊卑,在文对道的传达显现作用中无疑流露着文的教化作用。名教观是正名思想在社会政治中的实践,尤其是名分思想的体现。名教将名分推崇的君臣、父子等伦理关系进一步强化形成人伦秩序,伦理纲常。三、“言心合一”与“累而成文”对情文观的影响,情文观更注重文本本身的诗意性与情感性,荀子较早的阐述了诗乐与情感的关系,奠定了情文观的基础。毛亨的《毛诗序》、刘勰的《文心雕龙》进一步发展了情文观。四、无名中和的审美理想,荀子系统地提出了“诗乐”的中和之美,在对反之名中揭示了无名中和的审美追求。无名中和的审美理想在刘勰、皎然的论述中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面对当下对名利的追求,荀子的名实观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示:在利益面前不要迷失了方向,勿要只注重对名的追求而忽视了名之后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