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开展研究。信贷审批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关键环节,在中外银行的实践中表现为复杂、多样的制度安排,而其核心是信贷审批权的配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信贷审批权的配置进行集中研究,然后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信贷审批制度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论文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是导言。提出文章研究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并对论文的框架和创新点作了说明。文章认为,信贷审批是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运行结构的范畴。而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银行治理结构的研究,多数偏重权利结构(如股东构成、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等),针对组织结构和运行结构,系统化、理论化开展研究的文献较少,这使得本文的写作具有创新的意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在以往文献观点的基础上,对信贷审批制度的相关概念作了详细的阐述。文章认为,信贷审批制度并非完全独立的制度,它与银行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银行组织结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和信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阐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第三章是理论分析。文章首先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由于代理人、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给委托人带来的代理成本,并对审贷分离制度产生的原因作出理论上的解释。根据组织理论,文章认为,银行在对信贷审批权进行配置时,不仅要考虑代理成本,还要综合考虑信息成本。接下来的第二节,便在模型中加入信息成本,以深化前文所探讨的内容。第三节,文章在模型中再添加了一个变量,即银行规模。分析时,仍以信息成本和委托—代理成本为切入点,在对银行规模与客户类型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后,得出结论:对于以“软信息”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小”银行而言,其信贷审批权集中度需要下降,而不是以“硬信息”客户为主的“大”银行那样,把信贷审批权上收。然后,文章对信贷审批制度与信贷配给和信贷集中的关系作了阐述,认为信贷审批权上收后,将显著强化信贷配给和集中效应,这也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第四章是实证分析。对信贷审批的相关研究中,理论分析方面的文章居多,实证分析的文章较少。而实证性文章中,几乎还没有直接对信贷审批权的配置问题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的研究是这方面的一个有益尝试。第一节,文章实证分析了银行信贷审批权的配置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大银行为分析样本,发现银行信贷审批权配置对其经营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这表示一味地上收信贷审批权限并不一定会改进银行经营绩效。银行把信贷审批权上收,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代理人问题,减少道德风险,降低代理成本。但是,上收审批权后,信息成本可能会增加。因此,银行在进行信贷审批权的配置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两类成本的影响。接下来是案例研究。文章分析了三个案例:首先,对于某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制度进行了分析。为更清楚地揭示大银行与小银行的差异,又选择了两家同在浙江的商业银行进行了案例比较。一家是某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通过回顾该银行的信贷审批制度及其改革历程,可以发现“审贷分离”的效应,的确使得该行的不良资产率大大降低,但现行信贷审批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理顺,如审批效率有待提高、分行行长权力过大等。目前,总行开始考虑上收分行权限,但这能否解决现行的银行信贷审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带来银行经营绩效的进一步改善,还值得怀疑。另外是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该银行与前面所分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不同的经营策略,它从方便小企业入手,下放信贷审批权。两家银行都在浙江,所面临的金融生态环境相似,但经营策略和审批制度却大相径庭。从它们的经营绩效来看,两家银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某些指标方面,城市商业银行甚至还要更加优秀一些。这也印证了前文的观点,即信贷审批权的配置——审批集中与否,与经营绩效并不直接相关。两家银行分别从各自的特点出发,根据自身条件,确定适合自身的信贷审批制度,都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也从实践上说明,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权并无必要一味地追求集中。同样的情况下,对大银行来说,审批权应适当上收;而对小银行而言,则可适当下放审批权。第五章是比较制度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外的信贷审批制度。从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比较看,美国、德国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银行制度,因此对美国和德国银行的信贷审批制度进行分析。文章认为,美、德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信贷审批权限比较集中,总行和地区总部有比较大的信贷审批权,而分行则主要是开拓市场;二是重视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内部监控和审计,在部门设计上体现一种制约关系;三是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完整,所有经营信息集中在一个部门管理;四是以业务线为重心,建立了事业部制、矩阵式组织架构;五是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银行总行设有专门机构,对分行和专业线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考评。其后,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的现状。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为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都把审贷分离的制度作为本行信贷审批决策改革的方向。而由于改革的方向和力度的不同,形成了各有特点的决策制度。但银行现行信贷审批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信贷审批效率有待提高、审批信息渠道不通畅、审批人仍存在着道德风险等。之后,本文对中外信贷审批制度作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文章认为,由于经济环境、历史和体制转轨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程序和信贷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与国外不乏共性,但差别也很大;中国银行业的体制改革,需要向国外银行借鉴和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是否要全面照搬国外的信贷审批制度,一味将信贷审批权集中,还值得商榷。第六章总结全文,并根据前文的观点和结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的未来发展作出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