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研究了茭白变态茎不同膨大阶段的形态指标,糖、淀粉、蛋白质、木质素、纤维素,以及几种生物活性酶(SOD、POD、CAT、PPO和PAL)的变化情况,并且分析了这些生理、生化指标与茭白品质及茭白茎膨大机理的可能关系。另外,还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比较了雄茭茎与不同膨大阶段正常茭中蛋白质种类的差异。 茭白变态茎膨大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茭白重量的快速增加,但体积增加相对较小;后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为重量和体积都快速的增长。然后,当茭体进入成熟衰老阶段时,重量和体积的变化不大,维持相对稳定。 总糖和还原糖在茭白膨大的早期阶段迅速上升,之后又有所下降。蔗糖在茭白变态茎形成过程中呈现一个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 在变态茎膨大的早期阶段,可溶性蛋白质和不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呈上升态势,在膨大的第6天含量最高,然后又开始下降。而淀粉的含量变化与蛋白质不同,其含量在变态茎膨大过程中一直上升,当蛋白质含量下降时,其含量大幅上升。这个结果说明蛋白质和淀粉的合成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木质素和纤维素在变态茎膨大的早期含量较高,随着茎的膨大,其含量持续下降,至膨大的第8天其含量最低,然后,二者的含量又明显上升。 茭白变态茎膨大过程中,与植物的成熟和衰老密切相关的SOD和CAT活性都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尤以CAT在孕茭早期下降幅度较大;而POD的活性在整个变态茎膨大过程中持续上升,孕茭早期上升缓慢,茭白迅速膨大期至成熟阶段,上升较快。POD可能与清除茭白组织内的活性氧,以及降解生长素类物质的活性有关。 PPO活性在茭白变态茎膨大过程中也不断上升,孕茭早期其活性快速上升,而后活性表现相对稳定,至茭白成熟时活性达到最高。 PAL在茎膨大早期活性最大,膨大过程中不断下降,至膨大的第8天活性其最低,然后活性又明显上升。 对不同膨大时期变态茎中的总蛋白分析发现,不同时期膨大茎中蛋白质没有明显差异,含量以成熟菱较高,幼荚次之,老菱最少。雄菱不同部位的茎中蛋白种类也没有差异,含量以中部正常茎最多,墓茎次之,基部老茎最少。而雄菱茎和正常变态茎中的蛋白质电泳图谱表明,二者在蛋白质种类上有一定的差异,各有一条明显的特异性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