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qi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是图像融合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因其在军事领域应用广泛而受到国内外各种研究机构的重视,并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传感器的成像原理不同,使得所成的图像信息具有互补性。红外成像主要决定于景物的发射率和温度分布,其灰度波动来源于大背景辐射中的景物各个部分的辐射变化,能克服部分视觉上的障碍而探测到目标,实现昼夜24小时全天候的工作;但是红外图像空间分辨率较低,视觉效果往往不如可见光图像。相对的可见光传感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对大气的穿透成像能力较差,在夜间的成像能力尤其差。所以,通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互补信息,获得场景中更加详细准确的信息,使我们能更准确的判断热源的位置,以达到识别伪装、夜视等目的,在军事作战、电子产品检测、资源探测等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找到一种适合于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方法,以充分利用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中的互补信息,使得融合得到的图像,红外热目标突出,背景清晰。本文在对图像融合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各自的成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信息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整个融合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①红外热目标的提取。利用红外图像中热目标区域的亮度通常高于非目标区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和区域生长相结合的红外图像热目标提取方法。先对待分割红外图像进行边缘提取,计算该像素点集的平均灰度作为生长的其中一个灰度阈值条件,对待分割图像进行区域生长分割,得到红外热目标区域,为一次融合做准备。②红外热目标区域与可见光图像的一次融合。针对目前大部分关于图像融合的研究都集中在像素级上,而没有考虑到空间特征不同的各个区域固有的特性,使得融合效果不胜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介于像素级与特征级之间的融合方法,利用红外目标提取的结果作为融合决策的依据,将红外图像中重要的目标信息加入到可见光图像中。③一次融合的结果与两幅原始图像的二次融合。为了充分加入两幅原图像的原始信息,避免因红外图像分割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分割错误而引起的一次融合中重要信息的丢失,提出了基于提升小波的二次融合方法,将一次融合的结果作为又一图像源,与两幅原始图像进行融合。先将三幅源图像通过提升小波分解得到各自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然后对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分别采用不同和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低频和高频部分,最后进行提升小波重构,得到二次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融合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红外热目标突出,背景部分清晰,能达到准确判断热源位置的目的,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国内儿童青少年肥胖研究的现状、热点与演进态势。方法借助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和Citespace对CNKI出版的核心期刊中有关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文献进行统计与
采用样线法,结合使用归纳法和访问法,于2011年3~7月对已获国家批准进行水电规划的四川省雷波县豆沙溪流域内的两栖爬行动物作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该流域两栖爬行动物共有3目
<正> 给猪诱食,一般在出生仔猪后7~10天进行,为了使仔猪能尽早地学会吃料,可根据仔猪的行为特点进行。一般仔猪多在上午9点至下午3点之间活动,所以诱食的时间与仔猪活动的时间
期刊
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无论就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股票总市值而言,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随着股票市场的日趋成熟,市场分工的程度也越来越专业化,国内出现了一大批
<正>案情2003年4月,已满30年工龄的孙某根据其所在的某公司内部规章申请内部退养,该公司予以批准后,先是按照本单位规章制度发放内退生活费,后来又按照《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
机械论自然观渊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文艺复兴时期初具雏形,以主客二分论为其观念前提,形成于近代科学革命中。以培根、笛卡尔、霍布斯、牛顿为代表的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
可持续发展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创立以来,得到了当代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认同,由于人口过快增长、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一直困扰、制约着他们
从风机运行经济性、调节效率、设备费用、维护费用和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对动叶调节轴流风机和静叶调节轴流风机进行了对比,通过对联合引风机的选型分析,得到了适合于茂名热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特别是中国成功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走向世界,与此同时,大量的外国商品也不断地涌入中国市场,广告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
枢纽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基本烈度高,水库蓄水后有可能产生水库诱发地震。坝址区岩体中高岭土化蚀变现象较普遍,在部分地段成带出现,近EW向和SN向陡倾角破裂结构面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