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水通道蛋白-4表达变化,及其与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
(2)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后,AQP4的表达变化与血脑屏障通透性之间的关系。
(3)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后,三化汤对AQP4表达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三化汤改善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机制。
方法:225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对照组、给药组。线栓法制作脑缺血的动物模型,缺血2h后拔出线栓实现再灌注,假于术组除不插线栓,其余操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同。模型制作前,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对照组每只大鼠先用生理盐水(10ml/Kg/d)灌胃3天,给药组每只大鼠先用三化汤(10ml/Kg/d)灌胃3天。定模型缺血2h为第0时,缺血再灌注组、假于术对照组组于处死前继续以生理盐水(10ml/Kg/d)灌胃3天,给药组于处死前继续以生理盐水(10ml/Kg/d)灌胃3天,于再灌注后6h、12h、24h、48h、72h,评价各组动物神经功能缺损并取出大鼠脑组织用于以下实验:(1)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留取大脑标本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下观察缺血后血脑屏障和细胞的超微病理改变(2)取新鲜脑组织标本,用干湿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测缺血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外渗的量,以EB外渗的量反应BBB通透性的变化。(3)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AQP4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C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评分均为0分,即无神经功能缺损。缺血再灌注组、给药组各时间点均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
(2)形态学观察:HE染色示对照组神经细胞数量多,细胞分布层次清楚,细胞结构清晰。模型组、给药组HE染色可见脑组织出现缺血性改变,细胞及血管周围间隙明显扩大,部分细胞坏死,胞核浓染或消失,胶质细胞增生。透射电镜下可见血管及其周围神经元、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变,神经细胞核异染色质边集、胞膜破裂,毛细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在CIR48~72h改变最明显。
(2)CIR12后,模型组脑含水量开始升高,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化汤组CIR12h后各时间点脑含水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
(3)假手术组EB含量无明显改变。CIR组EB含量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EB含量的增加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CIR12h和48h,后者增加更明显。EB含量的增加与AQP4表达呈正相关,r=0.90,P<0.05。三化汤组CIR6h后各时间点脑含水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
(4)AQP4蛋白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QP4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缺血灶及周围的皮质,在血管内皮细胞最为明显,另外在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也有AQP4阳性细胞表达。CIR6h后,梗塞区部分组织深染,细胞肿大,梗塞区周围见阳性细胞开始增多,胞核及胞浆未见着色。MCA012h后梗塞区阳性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进一步增强。MCA024h后梗塞区染色呈强阳性,观察到少量完整的阳性细胞体,而梗塞区周围可见更多的阳性细胞。MCA048h-72h后梗塞区呈强阳性,梗塞区周围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阳性细胞数量与梗塞的时间呈正相关,三化汤组AQP4表达也呈上升趋势,各时间点与假于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
(5)AOP4mRNA表达:模型组在CIR6h后AQP4mRNA表达开始升高,并逐渐升高到较高水平,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化汤组AOP4mRNA表达也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增高,但各时间点AQP4mRNA表达都较模型组低(P均<0.05)。
结论:
(1)脑缺血再灌注后,伴随脑水肿加重,AQP4表达上调。提示脑缺血再灌注后AQP4的表达变化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AQP4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缺血再灌注后BBB通透性的增加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CIR后BBB通透性增加,可能与AQP4表达上调有关,两者的变化影响CIR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
(3)三化汤能减轻CIR后早期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通透性,下调AQP4的表达,从而减少水向细胞内的转运可能是其改善缺血性脑水肿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