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壁内无神经节细胞,导致病变处肠管痉挛狭窄,丧失蠕动和排便的功能,使近端结肠粪便淤滞、积气,而继发肠管肥厚、扩张,逐渐形成巨结肠改变。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Allied Hirschsprung’s disorder,HAD)为临床症状、X线表现与先天性巨结肠相似,病理改变介于先天性巨结肠(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缺失)和正常人结肠之间的一类疾病统称,包括神经节细胞减少症、神经节细胞未成熟症、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等类型。目前认为HD和HAD肠动力障碍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病变肠段粘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的缺失和减少,病变肠壁内的副交感、交感及第三类(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均有改变。但是临床上HD患儿的临床症状与无神经节细胞段的长度并不直接相关,因此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在其肠动力障碍的发病中起作用。近年来,随着c-kit的发现,可以应用c-kit对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al cells of Cajal, ICCs)进行标记,ICC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ICCs是分布在胃肠道神经末稍与平滑肌之间的一类特殊细胞,由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Cajal在1893年首次描述,它既不是神经元,也不是胶质细胞,更不是平滑肌细胞,而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特殊间质细胞。ICCs在胃肠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ICCs是胃肠平滑肌的起搏细胞,是胃肠的起搏器;②可能促进胃肠电活动的传播;③介导肠神经信号的传递。胃肠正常运动功能的实现同时需要肠神经系统、平滑肌细胞、肠间质细胞(ICCs)的相互协调作用。因此,肠神经系统、平滑肌细胞、肠间质细胞这三者之间形成的突触功能正常与否,是胃肠道正常运动的基本条件。突触素是突触囊泡膜上的特异性蛋白质,可作为突触的特异标记物之一。本实验从两个方面对HD及HAD肠动力障碍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应用针对c-kit的免疫组化方法观察ICCs在HD及HAD患儿肠壁的分布,探讨其与HD及HAD肠动力障碍发生的关系;第二部分应用针对突触素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D及HAD肠壁突触素的表达,进一步阐述HD及HAD肠动力障碍的发病机制。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正常对照组近端和远端结肠壁粘膜下层、肠肌层内弥散分布着中等数量的c-kit+ICCs,肌间神经丛周围分布有大量的c-kit+ICCs,并相互连接成网络状结构。HAD远端结肠壁内粘膜下层、环肌层内和肌间神经丛周围的c-kit+ICCs细胞密度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HD远端结肠壁内粘膜下层、环肌层内和肌间神经丛周围的c-kit+ICCs细胞密度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比较,差异也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与HAD组相应部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二部分的突触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突触素在正常对照组结肠、HD及HAD近端结肠均呈现强阳性免疫反应(P>0.05)。在HD及HAD远端结肠壁肌层突触素免疫反应较正常对照组肠壁肌层稍弱(P<0.05),而粘膜下神经丛及肌间神经丛均呈现弱阳性免疫反应,与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果提示:ICCs在HD及HAD肠壁的异常分布,以及HD及HAD肠壁突触功能的明显降低,与这两种疾病肠动力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