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同欧洲大陆国家间的关系是英国对外政策中重要而复杂的领域,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启动更增加了这一关系的复杂性。作为战后同保守党轮流执政的主流政党,英国工党独特的意识形态因素和复杂的结构派别因素,对其欧洲一体化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1945-1975年间是英国的对外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也是它从世界大国转变为地区强国的阶段。这一时期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经历了曲折的起伏演变,充分反映了英欧关系的复杂性和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特殊性。战后,随着美苏两极的崛起和英国的相对衰落,工党政府的外交大臣贝文和部分工党左翼分子,分别构想了性质和内容各不相同的欧洲“第三势力”政策。然而,冷战的爆发使这两种构想都丧失了实施的现实可能性,因为他们都不可避免地倒向了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冷战爆发后,美国力促实现西欧的一体化,民间的欧洲联合运动也风生水起。然而,工党政府却极力维护其政府间合作的既定政策,对50年代初启动的欧洲一体化进程采取了“支持但不参加”的政策,并一直维持到这个10年的结束。50年代,工党内部的修正主义得到发展,它改变了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传统认识,进而为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修正奠定了基础。然而,盖茨克尔修改党章的失败表明,修正主义并未成为多数党员的共识。由于赢得下一次大选是工党的首要目标,因而避免工党在任何问题上的分裂成为了当务之急,欧洲一体化问题也因之未能进入工党的议程。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工党于60年代初重审了自己的欧洲一体化政策。尽管右翼主导的工党领导层倾向于支持保守党政府提出的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但出于维护工党团结和争取大选胜利的需要,他们始终表达的是一种“未决”原则和骑墙态度。然而,这种态度已经在事实上改变了工党原来从原则上反对参加欧洲一体化的政策。1964年上台之后,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开始向积极的方向转变。由于第一届威尔逊政府时期工党的执政地位十分脆弱,因而其欧洲一体化政策调整的幅度有限,但它却为威尔逊第二届政府时期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跨越奠定了基础。1966年的大选巩固了工党的执政地位,其欧洲一体化政策也因之更趋积极,并由威尔逊的工党政府提出了加入欧共体的第二次申请。虽然加入申请再度遭到拒绝,但工党却并未放弃寻求加入欧共体的目标和努力。工党的坚持终于在戴高乐下台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但它却在此时意外地在大选中丧失了执政地位。虽然工党下台后并没有立即转向反对加入欧共体,但这一时期它的左转却对其欧洲一体化政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应对党内日益严重的分歧,右翼主导的工党领导层相继提出和接受了“反对保守党政府谈得的加入条件”、重新谈判加入条件,和就英国的欧共体成员国资格问题征询人民的意见的政策,不但展现了工党更加爱国和民主的形象,而且有效地维护了工党的团结。1974年再次上台后,工党政府兑现了大选承诺,同欧共体就英国的加入条件展开了重新谈判,并就英国与欧共体的关系问题举行了全民公决。通过全民公决,工党实现了保持工党团结、保持工党执政和保持英国留在欧共体内的多重目标。影响英国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因素主要包括:英国工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党内部复杂严重的的派别分歧,英国工会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英国竞争性的两党制政治制度,政治家对英国现实利益考量,英国人的历史传统和思想观念;英国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基本特点主要是:工党在欧洲一体化道路选择上同保守党具有相似性,工党的欧洲一体化政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工党内部不同派别间在欧洲一体化政策上分歧严重,工党在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具体执行上往往前后矛盾,工党精英同大众之间在欧洲一体化政策上时有差异。谋求上台或维持执政的政治需要,是英国工党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贯穿整个过程始终的一条核心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