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SBPH)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与之介导的病毒病严重威胁水稻、小麦及玉米的生产。前些年苏、皖、鲁、浙地区发生严重,给水稻的高产、稳产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其危害的主要手段,但灰飞虱的抗药性问题使得化学防治面临一定的困难。系统监测田间灰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可以明确各药剂的抗性状况,对灰飞虱预防性抗性治理及杀虫剂的科学合理使用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灰飞虱对噻嗪酮、吡虫啉产生抗性和氟虫腈的禁用,吡蚜酮已成为防治灰飞虱的主要药剂,田间用量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进行灰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风险评估,为预防和延缓其抗性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建立了灰飞虱抗药性监测方法及其敏感毒力基线,并以此为基础系统监测了江苏、安徽及浙江三省不同地区田间灰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通过室内抗性筛选,进行了灰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风险评估。分别采用稻苗浸渍法和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毒死蜱和氟虫腈对灰飞虱敏感种群的毒力,两种方法测定的毒力结果没有明显差异,选用稻苗浸渍法进行灰飞虱抗药性监测;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5种药剂对灰飞虱敏感种群的毒力,该敏感种群对各药剂敏感性较高,各种药剂对其毒力回归线斜率值较大;因此建立了灰飞虱稻苗浸渍法对5种药剂的敏感基线。2009-2011年,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江苏、浙江和安徽3省9个灰飞虱田间种群对吡蚜酮等7种药剂的抗性水平以及对丁烯氟虫腈和乙虫腈的敏感性。监测结果表明:田间灰飞虱对不同药剂的抗性水平存在着差异。2009-2011年问监测的所有田间灰飞虱种群对噻虫嗪都处于敏感阶段(0.6-2.2倍),抗性基本没有变化;对烯啶虫胺处于敏感到敏感性下降阶段(0.8-3.8倍);对毒死蜱产生了中-高水平抗性(11.6-83.6倍),且有上升趋势;对吡蚜酮的抗性水平比较低,但有所发展,2009年监测的3个种群都敏感(抗性倍数为1.1-2.1),2010年60%种群发展为敏感性下降到低水平抗性阶段(抗性倍数为3.8-6.7),到2011年江苏无锡、盐城和南京种群已发展为低水平抗性(5.3-5.5倍),浙江湖州、嘉兴和安徽庐江种群为敏感性下降(3.2-4.5倍)。2011年监测到9个灰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为高-极高水平(抗性倍数136.4-271.1);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为低-中等水平(5.2-34.9倍);对氟虫腈除江苏宜兴种群敏感(2.3倍)外,其他种群的抗性为低-中等水平(7.2-20.9倍)。江苏无锡、通州、盐城、南京、宜兴、浙江湖州、嘉兴、安徽来安8个灰飞虱种群对乙虫腈和丁烯氟虫腈的敏感性与氟虫腈有一定差异,但差异较小,且各种群对乙虫腈的敏感性较丁烯氟虫腈低。吡虫啉对江苏通州、盐城、南京、浙江嘉兴、安徽来安5个灰飞虱种群的毒力较前几年有所上升,但变化不明显。以2010年江苏无锡种群为起始种群,在室内饲养的13代期间用吡蚜酮不连续筛选12代后,LCso由筛选前的29.724mg/L上升到58.886mg/L,抗性仅上升了1.0倍,与敏感种群相比的抗性倍数为7.4,为低水平抗性。不同筛选阶段抗性现实遗传力矿分别为0.0470(F1~F13不连续筛选)和0.2070(F5~F13连续筛选);当选择压为致死率50%时,不连续筛选情况下灰飞虱对吡蚜酮产生10倍抗性需要46代,而连续筛选的情况下仅需10代;说明灰飞虱对吡蚜酮有一定的抗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