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具体实践应用,县域经济研究目前还处于开创阶段。县域工业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近些年来,我国县域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发展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遇到了许多困难,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这其中也与长期以来县域工业缺乏正确的发展战略不无关系。由于县域工业经济的特殊性,所以应从区域实际出发,制定一个好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县域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荣昌工业的发展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参考或依据本论题运用区域经济学、战略管理学、运筹学、宏观经济学等系统的理论知识,研究荣昌中长期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思路从荣昌县社会经济结构和现有工业基础入手,用EFE、IFE和CPM矩阵系统地对荣昌县域工业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探索县域工业的最佳配置,以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论文对荣昌县工业在重庆市的地位、渝西川东八区县工业经济发展趋势、荣昌县现有规模企业、优势扩张型企业、主导产业及产业集群和工业区域空间布局等进行分析。通过用通用矩阵法和SWOT分析法对近年招商引资投资项目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荣昌工业产业发展及招商引资行业方向等规律。提出荣昌县中长期工业发展总体思路。荣昌县中长期工业发展总体思路将以荣昌县建成“重庆工业十强区县”为战略核心动力。针对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提出“名牌发展极、招商引资、科技人才、融资、科学发展”等五大发展战略和“工业园区带动型、飞地工业发展型、产业集聚发展型、龙型工业发展型”等四大发展模式。根据对荣昌县工业现状的分析,按照我县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反复筛选论证,确定将重点打造生物科技、机械化工、照明电器、能源轻纺、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和吴家阀门、河包粉条、仁义服装纺织等三大产业集群,并提出主导产业与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方向及重点行业。提出“一园一带两翼”的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即围绕板桥工业园区、成渝公路沿线、南北两边展开产业布局,重点打造荣昌工业园区,成渝公路沿线汽摩配件加工产业密集带。为推动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力争在2020年前荣昌基本实现工业化,同时对建立工业发展基金;出台技术创新激励政策,考核奖励政策;加强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成立荣昌县工业工作委员会等发展保障措施及政策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