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放线菌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angy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分离得到的一株放线菌代谢的活性物质为对象,对其农用抗菌谱、作用方式及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 No.24 菌株发酵液对农业和食品中常见 20 种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No.24 菌株发酵液对多种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干物质含量为 2000mg?L-1 时,对菌丝生长的平均抑制率均在 70%以上。其中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苹果轮纹病菌(Macrophoma kawatsukai)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trea)的 EC50 分别是 238.95 mg?L-1、146.87 mg?L-1 和365.34mg?L-1,对绿色木霉(Rhizopus oryzae)的 EC50 是 421.57 mg?L-1 。抑制孢子萌发法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对玉米大斑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的 EC50分别是 129.33 mg?L-1和 184.99 mg?L-1。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o.24 菌株发酵液对黄瓜霜霉病、小麦白粉病、番茄灰霉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均有一定的防效,保护作用均优于治疗作用。在 6000mg.L-1的浓度下,除了烟草花叶病毒病外,防效均在 60%以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No.24 菌株发酵液可以有效地控制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和小麦白粉病的进一步蔓延。 显微观察发现,No.24 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致使菌丝在带毒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丝均向上长,形成伞状结构,出现不规则膨大,菌丝粗壮,大量产孢;但对菌丝的正常产孢没有影响,产生的孢子仍可以正常萌发。对芽管的伸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此外,试验也表明 No.24 菌株产生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传导性,局部施药,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 47.54%。其持效期可达 10d 左右。 对 14 种农作物的安全性测定表明,No.24 菌株发酵液可以初步认为在农作物上使用是安全的。
其他文献
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为新发生病害,其病原菌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为害瓜果造成商品瓜的产量下降。近年来,果斑病的发生趋势有所上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