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直被评论家公认为“乡土写实流派成就最大的作家之一”,以往对鲁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乡土小说创作上,其研究成果也只是在乡土小说范围框架内,用大而化之的乡土公共话语去解读作品、描述作家,而对鲁彦创作中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其次,评论家往往是将鲁彦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进行考察,而很少注意到其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因素。本论文试图跳出传统乡土写实小说论述的框架,在中西文化思想、文学思潮的双重背景下,重新考察鲁彦的小说创作,力图从全新的角度:梦境描写、性爱意识、象征意蕴和心理手法四个方面对其小说进行一次全新的解读,重点在于分析其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因素,看他如何在传统小说的总体框架下,成功地借鉴了现代主义的内容和形式,使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体式,从而为新文学的现代性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第一章是关于鲁彦小说中梦境描写的分析。通过仔细分析这些梦境,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梦文学和梦文化对他的浸润,以及弗洛伊德梦的学说的影子。鲁彦在小说中运用了多种梦幻形式,既有正面描绘的睡眠状态中的夜梦,有光天化日下的白日梦,也有恍惚朦胧的幻想、幻觉,还有真与幻、现实与梦境的有机融合,从而使小说呈现出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的面貌,大大提高了新文学反映生活、指导人生、抨击社会的能力。梦境描写在鲁彦小说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具有独特功能、行之有效的艺术表达手法,对于人物心理的展现、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的预示、情节结构的丰富、主题思想的深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第二章主要论述鲁彦小说中的性爱意识。鲁彦不仅在其乡土小说题材中间接涉及到了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约束的中国传统妇女所遭受的性压抑,以及寻求发泄的另类途经;而且在其知识分子和恋爱题材的小说中还直接描写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受过新思潮洗礼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性爱心理和性爱表现,涉及了性觉醒、性苦闷、性虚伪等话题。这些小说中的性爱描写,可以说和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作家所写的性爱题材的小说,一样具有反封建的社会意义,通过对封建禁欲主义无视生命,压抑人性,否定人的正常的生理欲求的批判和抨击,对提倡树立现代的性爱观念,建立健全的人性和理想的人格,构建现代意义上的人具有重要作用。第三章重在阐述鲁彦小说象征手法的运用。经过分析可知,鲁彦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象征手法的同时,大胆地吸取、借鉴了现代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将“象征”应用于自己的小说中,使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从作品有限的、瞬间存在的形象中体会永恒的、无限的象征意蕴,加深了小说的审美韵味,增强了小说的魅力。具体而言,象征手法在鲁彦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单个象征性意象的局部象征,另一种是寓言性的整体象征。同时通过个案分析,重点阐释了《秋夜》这篇小说所具有的西方象征主义的特色。第四章是对于鲁彦小说心理描写手法的探究。鲁彦小说的心理描写既吸收了中国传统小说善于通过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细节、环境等烘托人物心理的间接心理描写手法,又继承了内心独白这一既古老而又现代的直接心理描写技巧,同时,还借鉴运用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意识流的创作方法。其文学史价值在于,鲁彦将传统心理描写手法和现代心理表现手法融于一体,丰富了小说塑造人物性格和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提供了中、西结合的成功案例,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形式的民族化,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与世界文学的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