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铜箔微观结构及焊点剪切性能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sh_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镀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行业。随着三维高密度互连技术的发展,电镀铜的几何复杂度越来越高,因此对电镀铜箔质量的要求更加苛刻。然而在电镀过程中,电镀液中的杂质不可避免的会被引入到电镀铜箔中,这将导致锡基封装焊点界面空洞数量的增加,从而严重影响焊点的可靠性。本文选取有机添加剂聚乙二醇(PEG)/3-(苯并噻唑-2-巯基)-丙烷磺酸钠(ZPS)和ZPS浓度作为研究切入点,研究其对电镀铜箔微观结构和Sn-3.0Ag-0.5Cu(SAC305)/Cu焊点界面微观组织演化及其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采用5 A/dm2的电流密度,在40℃水浴的条件下制备电镀铜箔。X射线衍射仪(XRD)结果显示在基本电镀液(含Cl-)中单独加入PEG,电镀铜箔的择优取向不变,仍为<200>;在基本电镀液中单独加入ZPS后,电镀铜箔的择优取向从<200>变为<111>;在含有200ppm PEG的电镀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ZPS时,电镀铜箔的择优取向从<200>变为<220>。原子力显微镜(AFM)结果表明,在电镀液中加入PEG或者ZPS后,电镀铜箔表面粗糙度增加;在含有200 ppm PEG的电镀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ZPS时,电镀铜箔表面随着ZPS浓度的增加逐渐变得粗糙。采用热台进行钎焊实验,钎焊温度为260℃,钎焊时间为15 min,随后在190℃的恒温箱中进行时效处理。剪切实验结果表明,SAC305/Cu焊点的剪切强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的时效时间里,C1-+ZPS电镀液制备SAC305/Cu焊点的剪切强度要低于基本电镀液制备的SAC305/Cu焊点,但是高于Cl-+PEG电镀液制备的SAC305/Cu焊点。另外,在含有PEG的电镀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ZPS后,SAC305/Cu焊点的剪切强度随着ZP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焊点的断裂模式分为三种:韧性断裂、钎料和金属间化合物(IMC)层的混合断裂和脆性断裂。在本文中,基本电镀液制备电镀铜箔所制作的焊点在钎焊10min后,焊点的断裂位置为钎料层,其断裂模式为韧性断裂;在时效过程中,焊点的断裂位置为钎料层和IMC层,其断裂模式为钎料和IMC层的混合断裂。在基本电镀液中加入PEG/ZPS后,焊点的断裂位置和断裂模式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在含有PEG的电镀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ZPS,制备的SAC305/Cu焊点在时效24 h后,焊点的断裂位置为钎料层和IMC层,焊点的断裂模式为钎料和IMC层的混合断裂。时效120h,240 h和360 h时,焊点的断裂位置为IMC层,焊点的断裂模式为脆性断裂。
其他文献
为了确定天然放射性核素(如铀和钍系列)对人类的影响,需要详细研究它们在环境中的行为,这些核素在地球各种自然机制对的重新分配下,在环境中具有很低的放射性,因此需要敏感的测
桉树(Eucalyptus)的化感作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复杂且颇具争议的问题。酚类物质因其较大的水溶性和成盐性使其更易进入土壤,化感作用最强。目前有关桉树化感作用机制研究还停
地面激光扫描(TLS)技术通过三维重构技术能实现森林的场景再现,获取的点云数据可以实现森林的精准、无损监测,点云分布信息量化能得到点云的特征参数,这些特征参数与林木特征
水电站地下洞室的围岩稳定分析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力学问题,通常伴随着变形的非均匀性、非连续性和大位移等特点,影响洞室围岩稳定的因素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本文以乌东德水
石墨相氮化碳(g-C3N4)聚合物具有类石墨状的sp2键合C-N结构,由于其独有的热稳定性、适宜的电子结构和价格低廉的制取方法,在光催化制氢、各种有机体系中的无金属多相催化反应和
pH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溶酶体pH在各种生命过程中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发展能够灵敏分析pH动态变化、生物体系兼容的成像技术对溶酶体相关的信号传导和病理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再生混凝土技术能够将废弃混凝土重复利用,有利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正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另外,针对再生混凝土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有关学者进一步提出通过掺入纤维的方法来改善其性能。现有研究表明,适量的钢纤维对再生混凝土有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另外一方面,玄武岩纤维复合增强筋(BFRP筋)作为一种新型FRP筋,具有轻质高强、较好的耐腐蚀性、无磁性等特点,可
古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指生长在天然林中且树龄超过百年的野生茶树,还包括半驯化的人工栽培型野生茶树以及人工栽培超过百年的古茶园中的茶树。贵州是茶树的起源地之一
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近几年得益于胶合木硬度高、物理性能稳定等特点,逐渐成为建造体育场、游乐场等大型结构建筑的主要原材料。由于木
随着单环刺螠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对其育苗和养成阶段基础营养需求的研究迫在眉睫。目前对其苗种的基本营养需求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单环刺螠苗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浓度梯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