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皇族的“俗”观念与诗观念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eaw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朝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期,这个繁荣不但包括诗人之多,作品之多,也包括了诗文思想之多元、新变,诗文思想著述之丰富。南朝诗文上承魏晋时期的建安风骨、正始诗风、玄言诗,下启唐代诗风,为了唐诗高峰的到来准备了多方面条件。所以,南朝是中国文学史非常重要的时期。南朝皇族在南朝文坛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他们的思想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他们通过政治权力、文学活动深深地影响着当时文人观念、创作。南朝皇族的诗文“俗”观念,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南朝诗文“俗”观念的发展,改变了南朝文学的形态。而南朝皇族本身的诗文“俗”观念也处在不停地改变、发展中。其过程可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刘宋时期,诗文“俗”观念体现有限度地接受民歌俗乐。相关的理论表述以宋末齐初王僧虔的《乐表》为代表。它体现了刘宋时期“雅乐”、“俗乐”斗争的结果,很能代表当时朝廷的歌诗的“俗”观念。二、萧齐时期,诗文“俗”观念的发展。相关的理论表述以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为代表。南齐对“俗”的态度无疑比刘宋更为开放。无论皇族还是士族,都更为公开地接受民歌俗乐。文人创作受到民歌俗乐的影响更为明显。经过几十年的酝酿发展,到梁初,萧子显明确提出了“不雅不俗”的诗文创作观点,“雅俗融合”开始明确上升到理论层面。三、萧梁时期,诗文“俗”观念基本成型。相关的理论表述以萧绎的《金楼子·立言》为代表。在萧梁时期,利用吴声西曲诗题进行创作蔚然成风。《乐府诗集》收集了大量萧氏父子该类作品。萧绎提出“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他对“文”的定义,吸收了民歌俗乐的成分。在这时期,吴声西曲诗题的创作与吴声西曲之外的其他诗题的创作差别很小。陈后主的观念基本继承了萧纲、萧绎的诗文思想,略有发展。南朝皇族诗文“俗”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既跟他们的出身有关,这主要体现在刘宋、萧齐皇族的身上;也跟当时多元的文化背景有关,这尤其体现在梁陈皇族的身上。归根结底,是源于南朝文化思想的多元化,社会思想的包容性。这是一个庶族积极参与诗文发展进程的历史阶段。
其他文献
一、引言在世界文学史上,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是少有的凭借一部作品就名扬天下的人。她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飘》自问世以来,在学术界中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国内外的文
煤的结构及其反应性研究是煤洁净转化和优化利用新技术开发和现有技术改造中最重要基础问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重视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应用实践。其中,基于煤的
传统上,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作为主要的法律渊源,而大陆法系则并不承认判例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二战以后,随着两大法系之间相互融通、取长补短,判例在大陆法系国家的作用日益重要。
赵怀玉(1747-1823)字亿孙,号味辛,为清中叶时期重要词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为尚书赵申乔四世孙。赵怀玉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三个时期,乾隆四十五年召试赐为举人,授内阁
在社会急剧转型、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今天,底层现象被广泛地关注。农民工因其收入微薄、生存艰辛而被纳入底层的范畴。农民工不仅成为打工作家的书写对象,而且成为职业作家的
以参加2015年国家苦荞区域试验(北方组)的KQ 11-01、KQ 11-02、KQ 11-03等13个品种产量数据为基础,利用变异系数法(CV)和高稳系数法(HSC)科学客观地对各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加以
目的:分析我国2004—2012年经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特点及趋势,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纸媒、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及政府舆情专报等的收集、整理,分析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又特立独行的小说家、诗人、学者。在写诗、读诗、讲诗的过程中,废名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诗歌批评思想。论文主要考察废名建国以前的诗歌批
作为“广西三剑客”之一的东西,是在1986年发表短篇小说《龙滩上的孩子们》后踏上文坛的。1996年在《收获》上发表的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赢得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