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消化过程失稳预警及其能效转化的热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_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厌氧消化失稳过程中热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寻找对厌氧消化失稳具有指示效应的预警因子,揭示厌氧消化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转换途径,本研究开展了多组实验室规模的杂交狼尾草中温半连续厌氧消化实验,通过分别阶梯性提高有机负荷或氨氮浓度,诱导有机负荷过载或氨氮抑制的失稳发酵体系,对消化过程中的气相、液相指标进行监测,并计算关键产甲烷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通过对比分析热力学指标与传统预警参数的预警时间,提出了以厌氧消化关键生化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值作为预警指标的热力学预警方法,结合物质流分析法建立了物质流和能量流分析模型,对厌氧消化制备生物燃气过程进行了能效分析。
  在阶梯性提高有机负荷的实验中,发现杂交狼尾草中温半连续厌氧消化能够承受的最大容积负荷为3.0g VS/(L·d),反应体系稳定时甲烷标态产率为259.36~272.48mL·gVS-1,甲烷回收率为75.17%~79.53%。在OLR为4.0g VS/(L·d)下运行时,有机负荷过载,系统失稳直至产气停止;在阶梯性提高氨氮浓度的实验中,发现每次提高氨氮浓度后,均受到了氨抑制风险,产气几乎停止,在TAN为2000mg/L运行时,产气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在TAN为5000mg/L下运行时反应体系彻底失稳。在TAN为3000、4000mg/L下发生氨抑制时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氨氮耐受性,沼气日平均产率分别恢复到对照实验组水平的65.8%和52.5%。
  在有机负荷过载导致的失稳过程中,丁酸、丙酸和戊酸产甲烷总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在有机负荷为3.0g VS/(L·d)及4.0g VS/(L·d)运行时均出现两次显著上升,指示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大有机负荷及过载有机负荷。吉布斯自由能变可以良好的指示反应器面临的超负荷风险,并且其预警时间不小于任何其他指标。此外,传统预警指标当中丙酸与乙酸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碱度之间的联合指标(TVFAs/PA、TVFAs/TA)同样具有良好的预警潜力,预警时间均为21天。
  在氨诱导的发酵失稳系统中,SMB、SMP和SMV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同样表现出了准确的指示效果,每次提高氨氮浓度后,自由能变值升高,指示氨抑制风险,在反应体系逐步适应后开始下降,但始终保持在对照实验组水平之上,表明相较于对照实验组,氨胁迫的产甲烷反应更难进行。当发酵系统在TAN为5000mg/L下运行时,吉布斯自由能变在反应器完全停止产气的前14天发生显著上升,预警能力不落后于任何其他指标。传统预警参数当中VFAs指标的预警时间同样达到14天,其中丙酸和乙酸浓度曲线的变化幅度相较于丁酸和戊酸更为明显,因此更适用于作为预警参数。
  物质流分析表明提升有机负荷的实验组在OLR为1.0、2.0、3.0g VS/(L·d)下稳定运行时原料中总固体制备生物燃气的物质转化效率为53.4%~60.7%,C元素流向沼气中的比例分别为62.33%、68.25%和61.81%,均在OLR为2.0g VS/(L·d)下最高。氨胁迫的反应器在TAN为2000、3000和4000mg/L下恢复稳定产气时的物质转化效率分别为63.34%、38.71%和24.28%,C元素分别有63.8%、44.7%和30.7%流入生物燃气当中,物质和元素转化率均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而两实验组中原料所含的N元素均主要流入发酵液当中,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发酵液中残留的C、N资源对提高杂交狼尾草物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能量流分析表明提升有机负荷的实验组在OLR为1.0、2.0、3.0g VS/(L·d)下稳定运行时杂交狼尾草制备生物燃气过程的能量转化效率分别为62.74%、64.8%和57.13%,有效能效率分别为60.9%、62.9%和55.7%。热力学效率均在OLR为2.0g VS/(L·d)下最高,而在OLR为3.0g VS/(L·d)下最低,与物质转化率结果相同,从物质传递和能量转化角度说明在该负荷为OLR为3.0g VS/(L·d)下运行时反应器相较于对照实验组已经受到了轻微抑制,而这一结果与吉布斯自由能变曲线的第一次上升互相呼应。氨诱导失稳实验组的能量和有效能转化效率同样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在TAN为2000、3000和4000mg/L分别为63.8%、44.7%和30.7%,有效能有效率分别为62.8%、41.8%和26%。由于厌氧消化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其有效能效率始终低于对应的能量转化效率。
  本研究创新地将热力学参数应用于厌氧消化过程的失稳预警,证实了关键生化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作为预警参数的可行性;这一结果从热力学角度为失稳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热力学模型对生物燃气制备过程进行物质流分析,考察了发酵底物的物质与元素转换途径,并对过程的能量转换效率和不可逆损失进行评估,为厌氧消化过程的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伴随着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正在与日俱增,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和污染环境的缺点,因此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其他形式的新能源。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由于其广泛分布和易于获取等优点,是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可再生能源。但是这两种能源存在能量密度低的问题,加大了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利用难度。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更合适的方式来利用这两种能源。光催化是一种绿
学位
生物质气化技术需要配套净化、余热回收工艺以提高燃气洁净度并增加能量利用效率。燃气净化及余热利用设备如水喷淋塔、余热回收锅炉等通常以水为介质,高温粗燃气与之直接或间接接触进行净化或换热。在这些过程中,水往往循环使用,但随循环次数增加,水体中逐渐混入大量粉尘、飞灰和焦油,水质由此变差。  循环水中特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挥发酚、NH4-N、固体颗粒等,属于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且经历循环后水温维持在5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增加能耗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这对广州市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控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研究使用LEAP模型,通过设置基准情景、综合情景,其中综合情景包括运输结构调整情景、能源效率提高情景、能源结构优化情景,模拟了广州市交通运输领域未来能源消费和CO、HC、NOx、PM2.5、SO2五种空气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了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控制策略,从而为城市交通
学位
随着能源消耗的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在充分利用能源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当今人类社会亟待攻克的难题。目前,在众多能够缓解资源短缺以及解决环境污染的能源中,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的使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太阳能的利用中,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与单独的光伏发电、光热利用相比,可以同时得到电量和热能,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此外,其还可以与建筑相结合,在不额外占用土地的同时达到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NGH)具有绿色清洁、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特点且储量丰富,是我国重点开发的新型能源之一。目前我国已完成两次天然气水合物的现场试采,但为进一步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化稳定开采,仍需对NGH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指导NGH开采技术及工艺的改进和优化。而蒙脱石作为海泥的重要组分之一,具有独特的水化膨胀特性,对蒙脱石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相
学位
为实现合理的能源消费总量,优化的能源生产结构,高效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完善的能源运行机制,在“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给广州市下达了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控制目标:至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284万吨标准煤以内、年均增速2.1%,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9.3%,年均下降4.2%。然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完成情况十分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广州市的能源管理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完善能源精细化管理。能源精细化管
学位
因储气密度高、分布广泛,天然气水合物被视为未来潜在能源,引起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因水合物生成导致的管道堵塞,一直是油气安全输运过程中巨大的安全隐患。随着油气行业逐渐向深海和极寒区域发展,水合物生成风险剧增。为防止水合物生成,添加的热力学水合物抑制剂(THIs)剂量剧增,提高了开发成本,并伴随环境污染问题。另一类替代型抑制剂,即动力学抑制剂(KHIs)虽可在低剂量发挥效果,但在高过冷度条件下会失效
随着能源短缺问题越发严重,人们纷纷寻找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波浪能作为海洋特有的、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展对波浪能利用技术的研究。由于不同海域的海况千差万别,因此波浪能技术不具备普适性。其次,对于目前大部分的波浪能装置,都仅在一个较小周期范围里具有较高的性能,波浪能发电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针对该情况,本文重点研究一种强化垂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厂不断增加,继而产生大量污泥。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在现有的燃煤发电厂中已有将其与煤进行掺烧以获得更有效的利用。然而,受两种原料高含水率和低热值等缺陷燃料特征及相对独立的燃烧区间等所限制,共燃过程中的稳定、清洁及高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进行共燃前的必要预处理。近年来,水热碳化技术作为一种通过热化学方式
学位
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从极地冰川到大气环境中均发现微塑料颗粒的身影。实现高值化利用是促进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关键。塑料作为一种石油基产品,通过热解路径制备燃油和化工原料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在现有公开文献中,压力因素对塑料热裂解/催化热解的影响机理尚未阐述完全。基于此问题,本文开展聚乙烯高压热裂解/催化热解实验,主要考察压力因素对聚乙烯热裂解/催化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