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工作者认识到翻译作品价值的最终实现有赖于译文读者对译作的接受。从这一角度来看,译文读者在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的目的在于探求译文读者的审美趣味对译文形成过程的影响以及对译文理解的影响,进而明确文学翻译中译文读者的合理地位。本文从社会心理语言学角度对狄更斯著作《大卫·科波菲尔》的三个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这三个译本分别是1908年由林纾翻译的《块肉余生述》,1947年由董秋斯翻译的《大卫·科波菲尔》以及1980年由张谷若翻译的《大卫·考坡菲》。本文文献综述部分简要回顾了中西方翻译理论史,指出中西方传统译论均以原作和作者为中心,对译文读者在翻译中的作用虽有提及,但未成体系。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文学翻译除了传达原作内容的基本信息,还要传达其美学价值。西方接受美学理论的兴起为研究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地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但其读者决定一切的观点并非尽善尽美。尽管中国的学者对于读者接受的思想也早已有所涉猎,但是比较零散且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因而也就无法应用于文学翻译研究。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本文选取了社会心理语言学的理论角度,将审美社会心理学的若干理论应用于文学翻译中译文读者地位的研究。本文第三章主要通过对《大卫·科波菲尔》的三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来揭示译文读者的审美趣味对译文形成过程的影响以及对译文理解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三个具体的角度来展开对比分析,即:译文读者的语言审美倾向、文化审美倾向和意识形态审美倾向。通过分析各个译本的特点及各个时期读者的审美偏好,文章揭示了译文读者的审美趣味是如何影响译文形成过程的。此外,译文读者的审美趣味对译文理解的影响也充分说明了在不同时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译是必要的。通过对三个译本的分析、比较研究,本文进一步指出译文读者在文学翻译中处于能动的接受主体地位。在明确了读者在文学翻译中能动的接受主体地位之后,本文第四章还分别阐述了这一研究成果对译者和译文读者的启示。研究表明,译文读者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的作用应该得到更大的关注。作者期望本研究能为推动文学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