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学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改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更好地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遇到的重要难题之一。而建构主义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尚未成熟。 高中学生的身心特征、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及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二是提供真实而复杂的教学内容;三是注意教学方法的引导性与支撑性;四是体现学习环境的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五是关注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互动性。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和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当然,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新事物,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如教师在教学中的介入程度、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建构主义教学能否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