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作为一种术后常见并发症,在高龄患者的术后较非高龄患者中存在较高的发生率。其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及执行功能等,深深影响患者的术后日常生活。目前已知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包括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年龄等相关,而对于其确切发病机制及诊断标准尚不明确,因此研究早期认知功能改变至关重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VEGF)又称血管通透性因子,人们最初发现VEGF作为一种最强的血管生成因子,其通过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receptor VEGFR)结合可以诱导内皮细胞增殖以及迁移生长,从而形成新的血管网并因此命名为血管生长因子。近年来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其可以营养神经并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血流动力异常改变及缺血缺氧状态均可诱发VEGF表达量的增加,并促进新的血管的再生。目前对于患者的认知功能的与其外周静脉血VEGF的改变是否相关知之甚少。我们假设术后认知功能下降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存在相关性。本课题研究在目的于探讨气管插管全麻老年患者外周血VEGF和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可能的监测指标。方法首先选择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年龄≥65岁,无心脑血管疾病和精神类药物使用史。对患者术前和术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进行认知评分,以此明确患者认知功能状况。然后根据患者术前、术后评分差异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或认知功能下降组20例,以及对照组22例。对于术后2h认知功能评分比术前1d下降≥2分的患者被划分为实验组,术后2h认知功能评分比术前1d无改变或增加为1分的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另外,本实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5min(T0),术中1h(T1),术后2h(T2),术后1d(T3)四个时间点采取少量静脉血,然后依据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原理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老年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术中生命体征、输液量以及麻醉药物剂量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术后2h MMSE评分与术前1天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而对照组MMSE量表评分在术前与术后差异不明显。对于两组患者外周血VEGF值的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外周血VEGF值在全麻诱导前15min(T0)与术中1h(T1)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2h VEGF表达值有显著差异(P﹤0.01)且实验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术后1d(T3)也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骨科老年患者全麻手术后2小时术后认知功能下降的发生与术后2小时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升高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