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鄂尔多斯这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土地上,孕育了鄂尔多斯独特的民间音乐文化。鄂尔多斯民歌曲调丰富,种类多样,风格迥异,它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是我国璀璨的民间艺术瑰宝中一朵靓丽的奇葩,也是底蕴深厚的鄂尔多斯民间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和漫瀚调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其中,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是伴随着蒙古民族成长起来的,它是千百年来蒙古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从山林狩猎时期原始古朴的风格,到清末蒙汉民族大融合后形成的节奏欢快、调性明朗、结构短小、句法整齐、旋律优美的风格特征,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经历了一代代蒙古族人民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征。而漫瀚调产生于蒙古族和汉族杂居,人口稀少且较为分散的半农半牧地区,发祥于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从清代后期产生发展至今,已有150年至200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蒙汉人民共同生活发展、繁衍生息,在相互交流融合的环境中,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和陕北、晋西北及周边地区的“信天游”、“爬山调”及“二人台”这些音乐形式相互交融吸收,形成了曲调明快,结构整齐,腔调潇洒豪放,旋律朴实优美,兼有蒙汉民族特色的漫瀚调。它可以表达热情奔放、激情高昂的炽烈情感,也可以塑造出舒展洒脱和深沉委婉的音乐形象。漫瀚调是地方性比较强的民歌,这里特殊的丘陵地理环境和蒙汉民族共同居住的生活环境,是构成漫瀚调这一地方歌种的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准格尔旗是“漫瀚调”的故乡,“漫瀚调”是准格尔旗的特产,由此准格尔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这一歌种既体现了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短调民歌的特点,又融合了汉族的音乐艺术风格和准格尔旗的地方语言,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文章结合实例,通过对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和漫瀚调的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曲式结构和旋律发展分别进行重点分析,又从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到漫瀚调的衍变中分析二者的异同,按照民族五声调式归类,对二者的音乐形态进行比较研究,找到了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和漫瀚调之间的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