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ECMSCs),比较其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Endometrium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EMSCs)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为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侵袭转移及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1.无菌条件下获取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经Ⅱ型胶原酶消化后种植于培养瓶中,用含有10%FBS的α-MEM培养基培养,采用组织贴壁培养法培养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来源MSCs,0.25%胰酶消化传代,同时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来源MSCs做对照培养。显微观察子宫内膜腺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来源MSCs细胞形态,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核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及细胞周期。诱导MSCs向脂肪、成骨细胞分化,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成脂诱导分化能力,碱性磷酸酶染色及Von Kossa染色检测成骨诱导分化能力,并提取总RNA进行RT-PCR检测相关成脂成骨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量变化。2.对分离鉴定得到子宫内膜腺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来源MSCs进行免疫调节能力的检测,通过淋巴母细胞转化实验(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test,LTT)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检测MSCs抑制T细胞增殖的免疫调节能力。并通过RT-PCR技术检测两种MSCs的免疫相关因子IL-6、IL-10、VEGF和TGF-β1的表达差异性。结果:1.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可培养出贴壁生长的成纤维样的细胞,细胞形态呈长梭状,旋涡状和放射状排布,原代生长缓慢,经α-MEM培养基培养传代后生长迅速,冻存复苏后仍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绘制子宫内膜腺癌来源MSCs的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呈“S”型曲线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可见80%左右细胞分布在G0/G1期,检测相关细胞标记物,细胞表达CD73、CD90、CD105、CD166、HLA-ABC,不表达CD14、CD34、CD45、CD31、HLA-DR,提示分离得到的细胞符合MSCs的干细胞特征;此分离得到的细胞可经诱导成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可见有大量脂滴出现,RT-PCR检测可见脂肪分化关键转录因子PPAR-γ2的显著表达;经成骨诱导14天,可见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诱导28天Von-Kossa染色可见钙化骨结节形成;RT-PCR检测可见成骨关键转录因子Osteocalcin的表达,说明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成功分离得到MSCs。2.对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分离得到的MSCs的免疫调节功能进行检测。LTT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来源MSCs能有效抑制经由Con A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且随着MSCs数量的增加,其抑制能力逐渐增强,呈现剂量依赖效应;与之相近,MLR结果证实MSCs也可抑制异体淋巴细胞作为抗原刺激T细胞增殖的过程,且伴随MSCs用量增加,其抑制作用更显著。通过RT-PCR检测MSCs中各免疫因子表达情况,发现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来源MSCs中IL-10、VEGF、TGF-β1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来源MSCs,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分离培养出MSCs,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来源MSCs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来源MSCs形态主要以长梭形为主,呈旋涡状生长排布。2.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来源MSCs表达CD73、CD90、CDCD105、CD166、HLA-ABC,不表达CD14、CD31、CD34、CD45、HLA-DR,细胞周期及细胞表面标记物符合干细胞特征。3.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来源MSCs具有分化成脂肪及成骨细胞的能力,其成脂分化能力强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来源MS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体外LTT和MLR实验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来源MSCs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来源MSCs均具有低免疫源性和免疫调节功能,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来源MSCs对于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来源MSCs,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肿瘤生长微环境及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相关。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来源MSCs相关细胞免疫因子IL-10、VEGF、TGF-β1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来源MSC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