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国内的旅游业发展迅速。风景名胜区这一具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休闲娱乐、康体养生、提振经济等综合型功能以及美学、科学、生态等多方面价值的体系,自1982年建立以来,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制度,借鉴于美国国家公园的优秀理念,同时也体现出鲜明中国特色,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人文遗产。截至2012年,全国已有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3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共约19.37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02%,风景名胜区体系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重要的资源支撑,在保护遗产、保障生态安全、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缙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被称作缙云山-钓鱼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北-钓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北部,风景区由缙云山、钓鱼城和北碚至钓鱼城间的嘉陵江沿岸风景组成,包括缙云山(含北温泉片区)、嘉陵江小三峡、钓鱼城三个片区。其中缙云山、小三峡的温塘峡、观音峡属北碚区行政区域,钓鱼城、小三峡的沥鼻峡属合川区行政区域。缙云山片区、钓鱼城片区与北碚城区、合川城区的距离较近,属于都市近郊型景区。缙云山风景名胜区地跨北碚区、合川区,现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居民约有22000多人,各类企事业单位共63家,其中仅合川片区的企事业单位就占用风景名胜区面积超过10km2。2011年,新修编的缙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面积比1997年国务院批复的总规划面积少了一半多,其中多是因为风景名胜用地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让步,因此优质自然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此外,由于缙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碚观音峡国家级森林公园存在重复交叉情况,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风景名胜区标示标牌等的刻意忽略,以及近些年来,缙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周边城市化进程和水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风景名胜区逐渐蚕食,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缙云山风景名胜区的边界管理与控制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通过对缙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与之相关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等规划的研读,本着全面参与的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研究、分析和总结,对缙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及周边的有代表性的社区居民、普通游客以及管理机构等主要利益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收集他们对风景名胜区边界规划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缙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现有的边界管理控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建立利益主体对边界认知的差距模型,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