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对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隔药灸脐法和隔淀粉灸脐法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差异,评价隔药灸脐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将纳入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隔药灸脐组(30例)和隔淀粉灸脐组(30例),分别进行隔药灸脐、隔淀粉灸脐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绝经症状评价量表评分(Menopause rating scale,MRS)、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分、围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评分(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MENQOL)的变化情况。
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以及MRS、中医证候积分和MENQOL评分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前后在“烦躁易怒,易激动”、“失眠多梦”(p<0.01)、“潮热汗出”、“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药灸脐组总有效率为85.71%,隔淀粉灸脐组总有效率为55.56%,隔药灸脐组的临床疗效优于隔淀粉灸脐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评分:两组治疗后在“睡眠问题”(p<0.01)、“潮热冒汗”、“急躁易怒”、“焦虑”(p<0.05)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4.围绝经期综合征生活质量(MENQOL)评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在血管舒缩、心理、生理等维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5.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述明显不适。
结论:隔药灸脐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肝郁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隔淀粉灸脐,操作简便、安全,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方法:将纳入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隔药灸脐组(30例)和隔淀粉灸脐组(30例),分别进行隔药灸脐、隔淀粉灸脐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绝经症状评价量表评分(Menopause rating scale,MRS)、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分、围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评分(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MENQOL)的变化情况。
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以及MRS、中医证候积分和MENQOL评分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前后在“烦躁易怒,易激动”、“失眠多梦”(p<0.01)、“潮热汗出”、“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药灸脐组总有效率为85.71%,隔淀粉灸脐组总有效率为55.56%,隔药灸脐组的临床疗效优于隔淀粉灸脐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评分:两组治疗后在“睡眠问题”(p<0.01)、“潮热冒汗”、“急躁易怒”、“焦虑”(p<0.05)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4.围绝经期综合征生活质量(MENQOL)评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在血管舒缩、心理、生理等维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5.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述明显不适。
结论:隔药灸脐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肝郁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隔淀粉灸脐,操作简便、安全,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