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对于“土得木而达”理解不一,或从相克而论,或从相生而论。为了进一步明确肝与脾胃的联系,通过对以历代文献的分析归纳,阐释“土得木而达”理论本义并解析“达”之涵义,梳理藏象之“脾胃与肝”关系,结合对《中医内科学》中脾胃系统疾病与导师相关医案的辨证分析,探讨肝与脾胃病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从肝论治脾胃病的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证据以提高脾胃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法。一是理论研究,通过整理和分析《内经》及历代医家有关“土得木而达”的主要论述,得出“达”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然后从生克五行、中土五行深入探讨土木关系,同时落脚于藏象阐释脾胃与肝的关系,重申“土得木而达”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二是临床研究,以“脾胃病”为中心,探讨《中医内科学》中脾胃系统疾病辨证分型与肝的关系,并以导师医案为基础分析脾胃疾病的辨证规律,研究脾胃病与肝的关系,探讨“土得木而达”的临床意义,总结脾胃病诊治的病证特点与理法方药,以冀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结果:通过理论探讨,厘清了“土、木、达”的本义,明确了“土得木而达”的内涵与外延,提出“土得木而达”是指制中寓生、虽克实生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五行之间克中寓生、生克制化的互动复杂关系。《中医内科学》中脾胃疾病的脏腑辨证统计结果,频率由高到底依次是“胃”“脾”“肝”“肾”等;导师相关医案脏腑辨证以肝(41%)、脾(31%)、胃(24%)为主,少量涉及肺、心及肾,其中,尤其以肝为主。证候则以肝胃气滞,频次110为最高,选方柴平汤加减为核心基础方,单味中药使用频次除生甘草外,由高到低依次是青陈皮、炒鸡内金、厚朴、茯苓、砂仁、芦根、夜交藤、延胡索、柴胡等。
结论:肝与脾胃关系密切,生理上制中有生,相反相成,土得木而达,木得土则荣;病理上相互影响,一病俱病,木旺易乘土,土壅则木郁;治疗上常肝脾同调,木土兼治。以疏肝健脾,疏肝和胃之法,治疗脾胃疾病,常有良效。
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法。一是理论研究,通过整理和分析《内经》及历代医家有关“土得木而达”的主要论述,得出“达”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然后从生克五行、中土五行深入探讨土木关系,同时落脚于藏象阐释脾胃与肝的关系,重申“土得木而达”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二是临床研究,以“脾胃病”为中心,探讨《中医内科学》中脾胃系统疾病辨证分型与肝的关系,并以导师医案为基础分析脾胃疾病的辨证规律,研究脾胃病与肝的关系,探讨“土得木而达”的临床意义,总结脾胃病诊治的病证特点与理法方药,以冀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结果:通过理论探讨,厘清了“土、木、达”的本义,明确了“土得木而达”的内涵与外延,提出“土得木而达”是指制中寓生、虽克实生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五行之间克中寓生、生克制化的互动复杂关系。《中医内科学》中脾胃疾病的脏腑辨证统计结果,频率由高到底依次是“胃”“脾”“肝”“肾”等;导师相关医案脏腑辨证以肝(41%)、脾(31%)、胃(24%)为主,少量涉及肺、心及肾,其中,尤其以肝为主。证候则以肝胃气滞,频次110为最高,选方柴平汤加减为核心基础方,单味中药使用频次除生甘草外,由高到低依次是青陈皮、炒鸡内金、厚朴、茯苓、砂仁、芦根、夜交藤、延胡索、柴胡等。
结论:肝与脾胃关系密切,生理上制中有生,相反相成,土得木而达,木得土则荣;病理上相互影响,一病俱病,木旺易乘土,土壅则木郁;治疗上常肝脾同调,木土兼治。以疏肝健脾,疏肝和胃之法,治疗脾胃疾病,常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