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超声材料去除模式在三维微小形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o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在通讯、医学等方面对微小零件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种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微细加工技术的发展。常见的微细加工技术包括光刻加工、激光加工、微细电火花加工、微细超声波加工等。在这些加工方式中,微细超声波加工技术由于其不受材料导电性、传热性能的影响等特性,广泛适用陶瓷、石英等硬脆性材料。微细电火花加工因其可以加工任何导电材料,加工设备简单,且不受材料硬度、强度的限制,得到广泛应用。在电火花加工微孔时,由于其放电间隙小,当加工到一定深度后加工区域的气泡、加工屑等无法排出,通过管电极将加工液注入到放电区域,迫使加工屑和气泡排出,提高了加工速度与深径比。在微细超声波加工中由于其加工的去除量和加工力小,在一定条件下被加工表面平整光滑,可以实现脆性材料的塑性加工。分析粗糙度Rpk值可以用于微细超超声波中材料去除方式的判定。本文基于弹、塑性变形理论和裂纹产生理论,计算了单个磨粒的冲击力和加工需要的静载荷。基于LabVIEW编写了控制程序,使其实现了工具制备、数据存储、加工方式切换、转孔、振幅探测、三维加工等功能。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利用微细超声加工技术在石英中加工三维微腔,对加工后的底面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微超声三维加工中的静载荷可以实现材料的脆性和塑性去除。不同的加工方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微细超声波加工在加工效率方面明显低于微细电火花,而使用管电极加工进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本实验中就实验室现有管电极电火花设备进行了重新设计搭建,解决了原有的主轴振动严重,加工液流出不稳定,电极夹持供电等问题,并做了安全性和可用性测试,保证了该设备可以在9MPa的压力范围内稳定工作,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操作平台。
其他文献
妊娠期血糖代谢的适应性改变深刻地影响着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健康。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孕妇妊娠期首次被发现血糖不耐受或糖尿病(GDM)日益增多,相关妊娠并发症持续升
植物功能性状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物候等性状,这些性状与自身发育相关,同时响应外部环境变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功能。以关帝山典
随着科技发展,在建筑上人类也开始追求低能耗高效率,被动式建筑应运而生并且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应用。目前我国建筑能耗问题严重,为调节建筑能耗和环境问题,通过建筑节能来实现,而建筑节能主要在于建筑本体的设计。被动式建筑这一建筑设计方法主要依据在于本地气候以及地质环境特征。它是一种低成本设计方法,对于能源消费要求极低,基本保持在建筑和环境相互作用范围之内,并且在建筑设计方面上技术含量特别高,在施工
气液两相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领域中。与颗粒流相比,气泡由于界面容易发生变形,其受力规律更为复杂。为了更好的描述气泡绕流运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参数的体积力控
利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微观世界的基本构造和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众所周知,电离是原子分子在强飞秒激光场中的基本行为。超快强激光场中,电离会进一步诱导许
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画遭遇西方“现代”文化情境中身份确认的困境,岭南画派、海派、京派等不同画家群体努力创造新的国画语言,每一次中国画的集体发声,都在为现代的道路而寻找方向。21世纪过去20年,我们该如何讨论写意花鸟画的现代性?在现代性的讨论过程中我们面临什么问题?个案研究在美术史研究中具有典型性的价值,能够通过微观的个人视角俯瞰宏观的时代文化。本文试图通过对王憨山的艺术作品去探讨写意花鸟画在“现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数据传输的高效性与安全性的研究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图像信息作为网络中传输的主要对象之一,其所含数据的容量大,面临的安全风险高。因此,对图像信息进行压缩和加密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又由于光学信息安全技术具有诸多优点,针对图像信息的加密已成为了光学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光学图像压缩和加密的方法,将压缩感知(Compr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现场,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颁布。该方案中提到,要重视变革国税以及地税征收管理机制,要合并省级及以下国税、地税机构,由合并后的税务局统一负责所有涉税业务。通过改革,建立起国家税务总局主导、地方人民政府参与的双重税务管理机制。该改革举措不仅给人民带来了利好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型升级。这有助于进一步缩减征税和纳税成本,同时还能够彻底对国税以及地税
当代电子工业伴随着核心技术进步增长迅猛,各式无线通讯设备和高频高功率的电子元件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给人民大众带来更加简洁高效的通讯方式,但是相伴元件而生的各式电磁
本文以《三十年日记》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与私人叙事的研究方法,探究其文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黄尊三的留日、从政、困居京华、办学经历,是晚清留日学生在日生活体验与民国智识阶层生存状态的缩影。通过黄尊三购书、读书记录,探究其日常阅读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日常阅读应对精神危机。阅读分析《三十年日记》中文学性较强的诗、词、散文,综合探究黄尊三的写作动机与写作风格。黄尊三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