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临床研究为主,对补肾活血法干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应进行评价,探索出更为安全、有效、方便的不孕症治疗方法,提高不孕症治疗的临床妊娠率,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方法:53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CC组)15例,35个周期,B组(CC加补肾活血法组)18例,41个周期,C组((CC加补肾调周法组)20例,41个周期。观察三组在肌注HCG日血清LH、E2、VEGF水平及B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RI、PI,排卵后第7天血清E2、P、VEGF水平及B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RI、PI,以及妊娠结局(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结果:(1)三组患者肌注HCG日血清E2、LH、VEGF比较:B组及C组在HCG日血清E2、LH、VEGF水平较A组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C组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患者肌注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值、搏动值分析:在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B组、C组分别与A组相比较,明显增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C组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子宫动脉的RI和PI值与A组相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B组、C组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黄体中期血清E2、P、VEGF比较:黄体中期血清E2、P、VEGF水平B组、C组分别与A组相比较有所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值、搏动值比较:在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B组、C组分别与A组相比较,明显增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C组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子宫动脉的RI和PI值与A组相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B组、C组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治疗结局的比较:A组临床妊娠3例(20.00%),生化妊娠4例(26.67%);B组临床妊娠12例(66.70%),生化妊娠2例(11.11%);C组临床妊娠13例(65.00%),生化妊娠3例(15.00%)。B组、C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与A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临床妊娠率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生化妊娠分别与A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生化妊娠率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无一例异位妊娠。结论:补肾活血法通过提高血清E2、P、LH、VEGF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局部血流,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妊娠率,临床疗效与补肾调周法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补肾活血法是临床安全、有效、方便的不孕症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