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认特性的公路隧道接近段交通安全设计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u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长,我国公路里程日益增长,面对崇山峻岭的西部地区,公路隧道的建设也如日剧增。公路隧道作为道路交通的咽喉,在保证运输通畅的同时,由于其半封闭管状结构特点,还存在较大的行车安全风险,且事故率较高,需设置相应的交通工程设施保障驾驶员安全通行。目前,隧道入口区域的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大多数依靠工程设计人员的经验获取,鲜有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驾驶员的视认特性,通过UC-win/Road仿真软件和室内模拟驾驶平台研究了隧道入口区域的指路标志和减速标线的设置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
  (1)论文从驾驶员视觉理论和视错觉辨识机理等方面分析了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视认特性,并分析了其对驾驶行为的影响;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隧道入口区域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参数,为论文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2)选用交通设施中常见的横向形减速标线、鱼刺形减速标线、正梳齿形减速标线和斜梳齿形减速标线,采用UC-win/Road仿真软件对隧道接近段减速标线的类型和闪现率进行场景方案的设计,在室内模拟驾驶平台上进行模拟驾驶试验,并通过SMI眼动仪对实验者进行眼动数据的采集。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征,得到了不同类型和不同闪现率下的减速标线对行驶在左右行车道上驾驶员的瞳孔直径大小、瞳孔直径变化率、速度降低率和最大减速度值之间的关系,为隧道接近段左右行车道上减速标线的类型和闪现率的设置提供有力依据。
  (3)设置在隧道入口前的出口互通预告标志,采用UC-win/Road仿真软件在道路横断面上进行场景方案的设计,在室内模拟驾驶平台上进行模拟驾驶试验,并通过反应时间测量系统对实验者进行数据采集。根据试验数据,得到道路横断面上不同位置出口预告标志和不同行车道上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根据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换道理论和换道距离,得到了隧道入口前指路标志的设置方式和前置距离。
  (4)结合公路隧道入口区域交通工程设施的特点,从交通标志、诱导设施、防撞装置和管理措施四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其他文献
高速经济是连接各地经济、社会交流的重要途径。沪嘉高速作为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也贯穿了我国自1988年来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也取得的傲人成绩。  高速公路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高速公路迅速发展的同时,在多样因素的作用下安全事故频发,每年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不断攀升,这不仅为人们在安全出行上敲响了警钟,也从侧面突显出交通安全管理的重
学位
作为交通网的咽喉要道,大跨径钢桥承受的交通荷载极重,高效导热以及储热效应使得桥面铺装层与普通沥青路面相比,温度环境更为苛刻。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密水性高、随从变形能力强,逐渐发展为我国大跨径钢梁桥面的主流铺装材料。已有研究表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用于钢桥面铺装时60℃车辙动稳定度通常小于1000次/mm,仅是钢桥面铺装其它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SMA/AC)的10%,高温稳定性“非常差”,行业对其高温抗重
从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建成落地至今已有33年历史,在这期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国家高速里程早已跃居世界第一,但伴随着飞速发展而来的是道路路面损坏、道路设施老化和通行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而高速公路养护和扩建施工成为不可避免的难题。在高速公路封闭施工期间,施工造成的车道数减少、车辆行驶路径改变和施工区限速问题势必导致道路的服务水平降低。因此,既要保护施工的顺利推进,又要保证道路的
学位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交通出行量剧增,现有城市道路基础建设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城市交通系统面临严重的供需失衡。精细化地掌握车辆出行的轨迹,追踪车辆出行的轨迹溯源,为合理的制定交通管控策略提供依据,是交通决策者们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当下交通管控方案的制定多是依据历史流量数据,由于数据的时效性不高,导致管控效果往往不佳。而在实时调控方案下的流量预测方法
城市快速路交织区交通运行状态的分析是治理交织区拥堵的理论前提,随着城市快速路建设迅速地发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其通行效率没有达到预期水平。由于长期且大量的实际数据难获取,本文采用实际数据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城市快速路交织区交通运行规律,分析影响交织区通行效率的因素,并应用了基于DQN算法的可变限速引导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城市快速路交织区的通行效率。  首先,本文选取了微观
传统交通拥堵治理主要从交通供给角度考虑,但急剧增加的汽车保有量让交通供需矛盾问题日益突出,设置定向车道可减少由于车辆换道行为带来的交通延误和拥堵,进而改善瓶颈路段通行效率。定向车道通过禁止车辆换道,减少路段车辆横向干扰和交织延误,提高车辆平均通行速度,提升瓶颈路段通行效率。论文将减少路段延误作为目标,以定向车道路段设置长度和车流条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定向车道路段设置条件,为定向车道的设置提
学位
当前,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交通行业而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路面修复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多年实践证明,道路养护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修复后,路面能够在保证良好的路用性能基础上,还能减少资源浪费,节约大量成本。目前,针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普通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而对SBR
公路的建设、养护、维修、预防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如果要让巨大的建设投资发挥效益,那么需要长期保持良好的路面使用性能。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和养护管理技术的发展,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预防养护,养护观念从“不坏不修”转变成“未雨绸缪”。近年来,重庆市积极开展预防养护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但是在沥青路面预养护智慧决策方面尚缺乏科学、全面的研究,需要建立一套适合重庆普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智慧决策系统。  本文详细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条件好转,产生的垃圾废弃物也与日俱增。其中,填埋方式是最常见及普遍的处理,然而填埋不仅浪费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填埋物后续对地下水、周边环境的影响还需要持续观测和处理,这又无形之中加大了国家和纳税人的经济负担。因此,针对垃圾的新型处理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将垃圾焚烧后的产物——飞灰,加入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中,从而实现飞灰的资源再生利用。  本论文采取工程中常见的C
学位
出租车随着改革开放40年以来,逐渐成为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出行凡事选择,随着互联网+交通的进一步发展,网约车的入局改变了既往出租车行业的发展格局。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增加,居民的定制化出行需求也随之提升,随着网约车的合法化入局,传统巡游车和网络约车的竞争也逐渐白热化。由于监管不到位,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滞后性,出租车企业服务质量问题进一步凸显,乘客需要高质量的出租车企业服务质量迫在眉睫。基于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