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红掌“阿拉巴马”为材料,探讨了相关因子对组培苗生根培养与移栽炼苗的影响;以10个红掌品种的组培苗为材料,利用ISSR技术进行亲缘关系鉴定;并进行了10个红掌品种开花株植物学性状调查,该研究能为红掌下一步进行杂交育种和亲本组配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掌组培苗生根培养体系的建立.最佳继代培养基为改良Nitsch+ 6-BA 0.5mg/L+NAAO.1 mg/L和不加任何生长调节剂的改良Nitsch交替增殖,最佳生根培养基为改良Nitsch+NAA0.5mg/L+IBA0.3mg/L。2、红掌组培苗移栽技术的探讨。最佳预处理:培养室培养8d,大棚培养5d,炼苗2d;最佳移栽季节:5月份(15-20℃);最佳基质:泥炭土+水草+珍珠岩(2:1:1);穴盘规格:72穴;移栽深度:1cm;移栽后管理:搭建高度60cm小拱鹏,盖上一层遮阳网,每周用AB液(1000倍)和杀菌剂喷施一次,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可高达100%,植株后期长势比分株苗好,无病害株,开花时间一致。3、红掌ISSR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用改良CTAB法提取红掌DNA,25μLPCR反应体系,模板20ng,引物20pmol/L, dNTP1μL, TaqDNA酶1.5U,10xBuffer2.5μL,双蒸水18.2μL;94℃加热4mmin预变性,94℃变性30s,退火30s,72℃延伸90s,共计40个循环;72℃延伸10min,保证DNA延伸彻底。4、10个红掌品种的ISSR鉴别.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8条能扩增出清晰带型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8.11%,其中811和855两个引物扩增的指纹图谱可以清楚区分10个供试材料,其聚类分析结果与开花株的植物学性状调查结果相一致,结果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