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科书是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和工具,其功能的发挥是由学生接纳度决定的,儿童对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内容的喜爱与理解程度取决于编写者对“儿童视角”的关注程度。题材是作家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经过选择、提炼、加工、比较、改造、发展,组织成为作品的一个内容因素的生活材料。它打上了作家思想感情的烙印,因此,它属于精神范畴,是主客观统一的观念形态的东西。本文以我国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首次出版发行的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为基础,系统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各年级各学期《语文》教科书的题材设计。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比较研究等方法,从儿童视角的理论基础与意义出发,全面分析上海小学生对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内容的喜爱与理解程度及其原因,将沪教版与国内外使用率较高的母语教科书的题材设计进行比较,从中获得题材设计方面的诸多启示。本研究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对国内外与儿童视角和题材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回溯和分析,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及创新性,厘清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确立本研究的框架,为接下来的调查研究做准备。其次,针对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和比较。通过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搜集小学生对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内容的喜爱与理解程度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系统分析。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基于儿童视角系统研究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题材设计。最后,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对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分别在编写主体及题材设计上提出一些启示,分析其中有助于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功能发挥的因素,使得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者更好地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及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设计理念。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题材分布面广,且重点明确,但是,教科书编写者对儿童视角的关注程度上有待提高,教科书中学生喜爱的题材甚少,且各题材理解程度量表分均较低。本研究结合相关教育学和心理学中与“儿童视角”相关理论,对当前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题材设计进行评析,希望该研究对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者、处在教学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家长等在教科书的设计、选取和使用上有一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