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种知识传递、信息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而语言是传递知识或施加影响最经常、最重要的形式。成功的教学对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很高,比如选用词语要准确、形象、生动,富有情感,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结构上也要求完整和严密等。但是教师的教学技能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交流方面,而且也表现在非语言交流方面。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通过非语言手段来传情达意,教学中教学信息的发送与接收要通过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两种方式来完成,这其中非语言交流占的比重相当大,它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鉴于师范学校的教师所教授的对象将来也要走上教学岗位,其课堂非语言教学行为将直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也决定了这些学生在自己未来的教学中能否重视并恰当应用非语言交流行为。从这一点上说,非语言交流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师范学校的教学影响更大。当前我国对非语言交流的专业研究相对较少,为促进师范学校课堂教学对非语言交流这一教学技能的应用,笔者运用相关研究方法,就当前济南师范学校非语言交流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籍以对师范课堂教学中非语言交流的应用提供帮助。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和当前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基本原理阐述部分。笔者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非语言交流的定义进行界定,明确非语言交流对课堂教学具有重大意义。第三部分为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流行为系统分析,明确本文研究核心主要是围绕非语言交流的三大行为系统进行。笔者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非语言交流行为的分类,为便于研究和实际操作,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法,即动态非语言行为、静态非语言行为和副语言系统三大行为系统。整篇论文紧密围绕这三个部分展开论述,下面章节的调查问卷设计、问题分析以及对策建议均源于此。第四部分提出问题,主要是对济南师范学校非语言交流课堂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笔者设计了三张调查问卷,调查问题主要涉及三大行为系统所体现的具体行为,调查对象分别是在校的学生和教师。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结合个别访谈,了解教师在当前课堂教学中非语言交流的应用情况及学生对其看法,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一教学技能应用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根据第四部分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