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人员往来、物资交流愈加频繁,这就对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运输网络中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而不论是公路还是铁路,其作为一个空间线型构筑物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服务能力。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着盐渍土,作为一种特殊土,盐渍土容易对建筑物造成腐蚀,对公路、铁路造成溶陷、盐胀、冻胀和翻浆等破坏。其所表现出的许多工程性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合用做路基填料。而在这些地区优质填料极为匮乏,因此,采取措施对盐渍土进行改良使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吉林省农安县境内的碳酸盐渍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向其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石灰进行改良,对改良前和改良后的盐渍土分别进行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CBR试验测试其改良效果。最终得到以下成果:(1)根据“易溶盐总量的测定——质量法”测得试验土样各层位易溶盐总量,除表层外其他各层易溶盐含量大致为0.5%~1.0%之间,属于中盐渍土,表层局部深度范围内达到强盐渍土甚至超强盐渍土。通过颗分试验对试验土样进行了颗粒分析,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得各深度范围内的土样的液塑限,根据塑性图可将试验土样定名为高液限黏土。(2)通过击实试验测得试验土样的最大干密度为1.89 g/cm~3,最优含水率为14%。向试验土样中分别加入3%、5%、7%、9%和11%的石灰进行改良后,其最大干密度依次为1.82 g/cm~3、1.80 g/cm~3、1.80 g/cm~3、1.79 g/cm~3和1.76 g/cm~3,其最优含水率依次为14.5%、14.7%、14.0%、13.8%和14.3%。加入石灰后最大干密度会随之下降,而对最优含水率的影响基本不大。(3)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发现加入石灰对盐渍土的水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都有较大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入石灰量小于5%的情况下,其效果欠佳。当石灰添加量大于5%,随着石灰添加量的增加其水稳定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都呈增长态势。随着试件制作时控制含水率的增加,石灰的作用就慢慢显现,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其水稳定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都显著增长。(4)对改良前和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石灰改良土的CBR试验结果分析发现,随着石灰添加量的增加其CBR值先是显著增长,之后会随着石灰添加量的增加继续增长,但增长速率会慢慢变缓,转折点大致是在7%~9%。对于改良后土的膨胀量,试验发现,随着石灰添加量的增加,试件膨胀量会减小,但吸水量却相比改良前土样要增大许多。值得注意的是石灰添加量为3%时,其CBR值只有2.6,低于路堤填料CBR值的最低要求3,而且,其在浸水时表现出的水稳定性也比较差,试验中加入3%石灰的试件在浸水时都损坏严重。当石灰添加量大于5%时,CBR值才能满足规范要求,且表现出较好的水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