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性状及湿冷贮藏(+O)中生理变化与调控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91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枣是一种外形美观、皮薄质脆、营养丰富的水果,目前在环渤海湾地区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栽种面积,产量也在逐年递增;易失水、易腐烂和易产生CO<,2>气体伤害是冬枣贮藏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温冷贮藏可以提供高湿低温的贮藏环境,并结合臭氧的协同作用,对枣果的失水、腐烂有很好的延缓作用,同时由于枣果在湿冷库中采用开孔果箱散放的方式,以及开门换气等措施对防止CO<,2>浓度积累有明显的效果.课题以冬枣为试材,对砧木选择、植物激素使用、呼吸类型和冰点变化对冬枣营养成分和耐贮性的影响,湿冷贮藏中冬枣生理生化的变化规律,臭氧水冷激处理对冬枣表面微生物、营养品质和残留农药的影响,以及浸钙处理对冬枣软化和货架期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砧木和膨大素的使用是影响冬枣口感、营养品质和耐贮性的主要因素,其中酸枣砧木冬枣的产量和单果重要小于金丝小枣砧木,但前者酸甜可口、耐贮性好,推广前景更好;采前管理中多次使用膨大素等植物生长激素,虽然带来了产量和单果重的增加,但由于生长过快,会导致枣果含糖量、维生素C含量等营养指标和耐贮性下降,同时,枣果内部会形成空腔,增加果柄的脱落率,引发果柄脱落形成自然伤口处的霉菌滋生,造成果实的腐烂变质.通过研究室温和低温两种条件下不同成熟度冬枣的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贮藏中品质变化,说明冬枣的呼吸强度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尤为明显,确定其呼吸类型还需进一步系统研究.成熟度和采收期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冬枣的冰点值,冬枣冰点通常在-5℃以下,贮藏中还会不断下降,但冬枣在-3℃的湿冷保鲜库存放7天后,部分枣果表面有冷害出现,建议冰温贮藏的温度为-1.5±0.5℃,后期可以降为-2.5±0.5℃.冬枣贮藏过程中,果胶甲酯酶和淀粉酶可能是冬枣软化的关键性酶,湿冷贮藏+O<,3>的协同作用可以抑制冬枣果胶甲酯酶和淀粉酶活性的上升,提高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降低纤维素酶活性,最终延缓冬枣硬度和不溶性果胶含量的下降.湿冷贮藏+O<,3>的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抑制贮藏中冬枣的脂氧合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延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下降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有助于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但对冬枣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影响.臭氧水冷激处理(臭氧浓度为2mg/L,浸泡时间5min,水温1±1℃)可以明显降低冬枣表面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减少失重率,延缓冬枣硬度的下降,提高冬枣的货架期;从微观结构观察发现,臭氧水冷激处理可以清洗冬枣表皮裂缝和皮孔的蜡质,有助于枣果内部CO<,2>气体的排逸,从而延缓了冬枣的酒化;此外,冷激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冬枣表面残留的农药;如马拉硫磷、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农药的含量,提高枣果的食用安全性.3﹪CaCl<,2>和4mg/L臭氧水中浸泡5分钟(水温18±1℃)可以明显降低冬枣果胶甲酯酶和淀粉酶活性,保持冬枣的硬度,延长冬枣的货架期,提高冬枣的高品率和商品品质,存放期间用打孔塑料袋+纸盒的包装方式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贮藏效果.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转弯步态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占据重要部分。尽管步态分析方法近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直行步态,而对转弯步态的研究较少。对正常转弯步态进行步态分析,将有助于理解身体重新定向的规律,对识别和管理病理步态,指导康复方案和研发康复辅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的目的是对青壮年的转弯步态进行定量分析,具体地,在动态稳定性、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通过与直行步态相对比,量化青壮年对急速转弯的步态适
骨组织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生理功能,骨组织受损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寻找有效的骨修复材料成为骨修复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对生物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构建组织工程支架进行骨修复,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且利用具有骨诱导性和生物活性的材料修复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十二
学位
CDIC(R)可调磨锥状螺纹种植体是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ChinaDentalImplantologyCenterMinistryofPublicHealth,CDIC)的研究者们在总结国外锥状种植体临床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优化设计,结合表面处理技术,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口腔种植体。新型种植体有一个大直径的颈部,可以避免种植体颈部弯曲折断;上部基桩是一个与种植体一体化的大直径圆柱形态,能够去除
红胞藻(Rhodomonas salina),隐藻门,红胞藻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多糖类等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炎、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等。藻红蛋白有多种分类,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B-藻红蛋白和R-藻红蛋白结构、性质及应用方面较多,而对红胞藻藻红蛋白研究较少。本论文以红胞藻藻红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复冻融法、硫酸铵盐析法以及Sephacryl S100H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