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动脉白介素-6及细胞因子κB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2组:空白对照组与高脂组。采用喂养的方式建立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用胰岛素抵抗的诊断“金标准”-“钳夹实验”对2组大鼠进行检测,确定胰岛素抵抗的存在。模型建立后将高脂组大鼠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干预组采用灌胃方式进行药物干预8周。在8周时对三组大鼠进行随机胰岛素抵抗检测并留取动脉及血液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IL-6及NF-κB水平。所有资料以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连续性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1、葡萄糖输注率:高脂喂养8周时对照组明显高于高脂组(P<0.05);替米沙坦干预8周后干预组明显高于非干预组而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炎症因子IL-6的表达:在正常动脉血管中不表达,试验中在空白对照组动脉血管中未见表达,干预组表达不明显,在未干预组中表达成强阳性,未干预组动脉血管IL-6的着色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与未干预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空白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3、炎症因子NF-κB的表达:在正常动脉中不表达,试验中在空白对照组动脉血管中未见表达,干预组表达不明显,在未干预组中表达成强阳性,未干预组动脉血管NF-κB的着色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与未干预组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空白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大鼠动脉内皮IL-6及NF-κB表达增强;
2、替米沙坦可减少大鼠动脉IL-6及NF-κB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