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多偏重于从句法的结构形式出发去理解句子的意义,从而求得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意义或形式上的对应。本文试图运用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来探讨句子层次的信息传递。语言具有功能表达如下三种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在翻译中不仅要传递前两种意义,而且也要传递语篇意义。语篇意义是通过信息结构,主位结构和衔接系统来协同实现的。信息结构是指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把交流中的信息分为已知信息和新信息。通常情况下,信息发出者会选择已知信息作为起点,然后是新信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也可以把新信息作为起点。句内信息的安排总是服从交际的需要。运用这种理论,译者既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分析源语文本中的句子,又可以自觉调整译语中的句子成分、合理安排信息。已知信息具有衔接上文和引出新信息的作用。因此,从信息结构的视角翻译句子,首要的是把已知信息安排在句首,把新信息置于句尾。信息焦点是信息发出者着意强调的,在译语中应以恰当的方式再现出来,同时要保证目的语的流畅。信息结构弥补了静态分析句法结构的不足,但是语言之间句法结构的差异不容忽视。在翻译实践中两种分析方法应兼顾运用。论文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简介了本论文的写作缘起,理解和翻译句子时常用的策略,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了信息结构的基本概念、在翻译方面的应用、发展以及局限。第三章主要比较了英语和汉语在信息结构方面的异同点。对比发现,在英语和汉语中,提示已知信息、未知信息、信息中心的手段大致相同,但具体使用时各有偏重。这些异同点,对翻译过程中有效传递句子的信息提供了基础。第四章为本论文重点,笔者从信息结构的角度探讨了句子层次信息传递的几个策略。保留源语的信息结构就是要保留已知信息的支点作用。新信息或信息中心是句子的重心,是作者着意要传递给读者的,因而,译者要在译语中选择最佳的手段再现出来。另外,笔者还讨论了在翻译过程与信息安排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由英语和汉语之间句法结构的差异引起的。最后是结论部分,笔者对全文做了总结。尽管信息结构理论指导句子的翻译具有很大意义,但是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信息结构在翻译中的运用还存在局限,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