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示中心的转移这一现象。指示中心的转移,又叫做指示语的映射,是通过说话人运用指示语的特殊方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指示中心的转移是与指示语密切相关的一种特殊的语用现象。指示语是语言和语境的关系在语言结构中的反映,对指示语的理解关系到交际双方能否进行有效的自我表达和相互沟通。指示语具有自我中心的特性。以说话人为中心也是交际过程中各方都基本认同的参照准则。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经常出现指示中心转移的现象。有的时候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会有意选择违背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这条准则,把指示中心转移到听话人或其他听众身上,从而发生了指示语映射现象。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很多例子。对这种语言现象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指示词语,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指示这一现象的语用性质。本文着重从指示语的这种特殊用法的角度去研究指示中心的转移是如何通过指示语来实现的。指示语是语言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关于指示语的研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本文第二章我们介绍了两个角度的研究现状,哲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其中详细的从语言学的角度介绍了有关指示语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指示语研究的先驱者。其中Bühler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于如今指示语的研究以及本文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当今指示语的研究状况,我们并没有横向的从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篇章语言学的角度去介绍,而是围绕着指示语这一概念纵向的介绍了它与指称的关系,它的指示中心,语言表达方式,指示中心与所指的距离,指示语的划分,指示语的用法。这样的介绍对于我们在第四章的研究有着基础性的意义。指示语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涉及了很多语言学的领域。在第三章主要介绍一些与指示语相关的理论,它们也可以为解释指示中心的转移这一现象起到作用。指示语是话语主观性的体现。说话人可以根据交际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指示语,以构建有利于实现交际意图的语境。而这样种不符合常规的用法就违反了合作原则。但是交际往往会继续下去,因为言语的发生往往与具体的语境紧密相连,在会话中说话人也总会传递一定的信息,所以当说话人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产生指示中心的转移时,听话人仍然会根据语境努力判断出新的指示中心,为指示语找到正确的所指,从而理解说话人传达的信息,使交往继续进行。那么,对话过程中说话人为什么会使中心转移呢。Levinson书中提到了Lyons称作的移情指示。即指示语体现了一定的心理距离。当自我为中心的参照系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远近距离固定后,说话人若想改变这种心理距离,只能通过改变中心参照点来实现。若想缩短与对方的距离,就将指示中心靠近对方,使人倍感亲切。若想疏远与对方的关系,就将指示中心远离对方。这是从说话人角度看指示中心转移的原因。从其转移的可能性或者说话人之所以会选择这种方式表达的前提来看,语境和受话人这两个因素则是重要原因。本文中个人研究的部分在第四章。这一章里主要根据指示语的三个传统范畴即把指示中心的转移这一现象放在人称,地点,时间这三个范围进行分析。选用的例子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或者文学作品,涉及德汉两种语言。本文通过对例子发生的语境的具体描述,来解释指示中心的转移是在何种语境下,出于何种原因,怎么通过指示语表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