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Al)复合材料作为轻金属基复合材料(MMC)之一,以其高比强度、比模量、耐磨性以及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仪器等高端制造领域。虽然SiC颗粒可以显著地提升材料特性,但也会使加工性能变差。高硬度的增强颗粒会造成严重的制孔损伤缺陷,例如毛刺、崩边和撕裂等,这将会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的制孔质量和使用性能。但是,SiCp/Al复合材料与均质金属材料相比,在材料去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并行耦合多尺度建模的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切削亚表面损伤机理研究(51705362); 天津工业大学科研项目,颗粒/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高速精密切削表面完整性研究(03068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Al)复合材料作为轻金属基复合材料(MMC)之一,以其高比强度、比模量、耐磨性以及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仪器等高端制造领域。虽然SiC颗粒可以显著地提升材料特性,但也会使加工性能变差。高硬度的增强颗粒会造成严重的制孔损伤缺陷,例如毛刺、崩边和撕裂等,这将会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的制孔质量和使用性能。但是,SiCp/Al复合材料与均质金属材料相比,在材料去除机理、损伤形成方式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本文针对SiCp/Al复合材料钻削力模型、制孔损伤机理以及多目标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一种考虑颗粒损伤特性的SiCp/Al复合材料钻削力解析模型。对颗粒断裂,颗粒剥离和颗粒挤压三种不同的颗粒损伤特性进行了能量建模。同时基于斜角切削理论、直角切削理论和滑移线场理论分别对麻花钻的主切削刃、第二横刃和冲压区进行表征。为了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不同材料参数和不同加工参数的钻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预测钻削力值与实验钻削力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6.55%;与现有文献中的钻削力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的颗粒模型所预测的钻削力更为精确。基于模型对SiCp/Al复合材料钻削中的能量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颗粒作用的能量占比约为8.2%-13.6%。(2)系统性的研究了SiCp/Al复合材料的钻削加工性能和表面完整性。结果表明,不同颗粒体积分数的材料在孔入口处均出现毛刺损伤;而在出口处则出现了毛刺(15%)和崩边(30%和45%)两种损伤形式。研究了孔壁的损伤特性,发现主要包括以凹槽、微裂纹、基体撕裂、空腔和划痕损伤等为主的基体损伤和颗粒挤压、颗粒剥离、颗粒裂缝、颗粒切断等为主的颗粒损伤。在孔壁亚表面处同样发现了严重的损伤缺陷,包括颗粒团聚、基体变形、基体烧蚀等。对亚表面的显微硬度进行研究分析发现,SiCp/Al复合材料制孔后存在约180μm-220μm的亚表面损伤。(3)基于遗传算法-帕累托优化,对SiCp/Al复合材料钻孔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方差分析(ANOVA)和响应曲面进行了参数分析。通过遗传算法获取优化参数范围,利用帕累托优化选取合适的加工参数,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为SiCp/Al复合材料低损伤制孔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立体织物具有良好的整体结构性能,以高性能立体织物为骨架形成的复合材料应用广泛,其中以带芯多层立体织物为骨架形成的带芯织物输送带是矿山输送机的重要部件。目前织造带芯多层立体织物的设备都是单剑杆织机,织造效率低;其布边的锁边形式有梭子锁边、单钩针锁边等,形成的布边抗拉强度低,且在高速运行下会出现锁边可靠性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多剑杆织机的整体设计方案,且主要对立体织物的锁边机构展开详细的研究
多臂机作为织造过程中的主要开口设备,在现代织机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选综系统作为多臂机的核心组件,直接影响织机运行过程的平稳性、可靠性和织造质量。本文以旋转式多臂机选综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多臂机工作的重要组件选综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基于高副低代的原理,把共轭凸轮和摆臂的运动简化为曲柄摇杆运动,将吸铁摆杆和信号摆杆的运动简化为曲柄滑块运动。为提高旋转式电子多臂机机械运动的可靠度,对选综系统进行
有机涂层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中金属结构的腐蚀防护。特别是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定,使得水性涂料在金属防护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机涂层通常具有物理屏障的作用,能够防止氧气、水和其他腐蚀性离子进入金属表面。但是有机涂层具有两个主要的缺点是涂层的渗透性以及附着力较弱。在这方面,纳米复合涂料是提高有机涂层耐蚀性最有前途的方法。为了提高涂层的防腐性能,探究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作为纳米填料填
中厚板窄间隙P-GMAW焊接因为其焊接过程填充金属少,热变形小,成本低等多种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航天、船舶等领域,但是其在焊接过程中对焊接环境比较敏感,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焊接缺陷,倘若可以对窄间隙P-GMAW焊接过程进行质量监测,那么在焊接缺陷出现之前,就有可能进行一定的干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焊接质量,因此对焊接质量进行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利用传感器对焊接过程进行信息获取是进行焊接
传统焊接中高熔敷率与低热输入之间存在矛盾,高熔敷率将提高热输入导致变形量增大,同时影响焊接质量。双丝三弧焊时两根焊丝分别与母材产生两个主电弧,主电弧交替起弧和熄灭,同时会在两焊丝之间产生第3个电弧,即M弧。M弧电流大小及脉冲频率可独立调节,主要用于熔化焊丝而非直接影响母材,因此该方法具有熔敷效率高、热输入低的优点。将双丝三弧焊应用在多道成形技术上可以极大改善焊接效率和降低热变形。首先,以静力平衡原
在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桥梁建设等工程领域中,存在许多材料不同的异种钢焊接结构件。相对于同种钢焊接而言,异种钢焊接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如抗腐蚀性和耐热性,同时造价成本较低,因此应用较广。但同时异种钢焊接存在较大的技术难点,由于异种钢焊接母材的热物理性能差异较大,其焊接温度场常呈现不均匀分布,加剧了焊接工件本身的应力和变形,得到的异种钢焊接接头质量较差,因此需要对传统焊接方式进行改进。考虑
相对于传统的微孔加工技术,飞秒激光制孔以其加工精度高、质量好、钻孔角度广、经济环保和对材料无选择性等优势,已成为微纳加工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然而在实际加工中还存在加工质量不稳定、加工参数选取盲目以及前期探索研究投入较大的问题,这些缺陷制约了激光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符合最新《国六排放标准》的喷油器微孔为研究对象,开展飞秒激光微孔加工技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建立了飞秒激光
中厚板焊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船舶、重型机械设备等领域之中。采用自动化焊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但焊接过程中工件受热变形等因素影响会使焊缝出现偏差,导致焊接缺陷的产生。因此焊缝自动跟踪技术对保证焊接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弧声传感为非接触采集方式,硬件成本低,采集过程简便易行。电弧声信号中包含了大量的焊接过程信息,当焊缝出现偏差时会引起电弧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电弧声信号特征与焊缝偏差之
45钢是一种常见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常应用于交变负荷工作下的连杆、螺栓、齿轮、轴类等零件的制造。由于45钢表面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在复杂工况下,零部件容易失效,可应用等离子熔覆技术改善其表面性能,提高工件使用寿命。为提高45钢表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能等,本文利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熔覆了三种涂层:CoCrNi涂层、CoCrNi+TiC涂层、CoCrNi+Al涂层,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截
钛及钛合金因其低密度和良好的耐蚀性,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由于较差的耐磨性限制了它们在摩擦环境中的应用。近年来,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在传统制造方法无法完成复杂异形定制结构件制造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并分别结合增强体外加法和原位合成法制备了Ti-TiN和Ti-TiB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增强体含量对复合材料微结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与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