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体能类项目运动员机能检测的过程中,人们常采用生理、生化指标,目前山东省游泳队也是通过检测生理、生化指标来评价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水平。这些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性,且检测器材价格高,试剂需低温存放,运行的成本较高,末梢血采集过程中还可给。研究非损伤性指标和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关系,对于线性关系好的对应指标,可用非损伤指标是本课题研究提出的主要问题。研究目的:本课题在游泳滑轮拉力器上安装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对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不同强度的力量耐力测试,分析运动员拉力的时间-位移曲线(包括拉力次数、做功、速度、位移等指标)、力量耐力指数(阻力大小×克服阻力的次数×克服阻力的位移)、安静和拉力后即刻生理指标的差异;通过对力量耐力指数和血乳酸、肌酸激酶、心率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对游泳运动员进行力量耐力的科学评价,以期对运动员运动训练实践和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研究方法:本文选取了山东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10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分别进行不同强度的力量耐力测试,通过采集运动员力量耐力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并采集运动员及时拉力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运动员血乳酸、肌酸激酶、心率等生理生化指标与“位移耐力指数”的线性关系,从而找出运动员力量耐力评价的非损伤性指标。研究结果:1.30%最大负荷,男、女队员“力量耐力指数”与血乳酸相关系数分别为(r1=0.13,r3=0.57),“位移耐力指数”与血乳酸相关系数分别为r2=0.51,r4=0.61;60%最大负荷,男、女队员“力量耐力指数”与血乳酸相关系数分别为r1=0.67,r3=0.38,“位移耐力指数”与血乳酸相关系数分别为r2=0.75,r4=0.48。2.30%最大负荷,男、女队员“力量耐力指数”与即刻心率相关系数分别为r1=-0.50,r3=-0.28,“位移耐力指数”与血乳酸相关系数分别为r2=-0.47,r4=-0.17;60%最大负荷,男、女队员“力量耐力指数”与即刻心率相关系数分别为r1=-0.39,r3=-0.31,“位移耐力指数”与即刻心率相关系数分别为r2=-0.29,r4=-0.23。3.30%最大负荷,男、女队员“力量耐力指数”与肌酸激酶相关系数分别为r1=-0.34,r3=-0.54,“位移耐力指数”与肌酸激酶相关系数分别为r2=-0.54,r4=-0.56;60%最大负荷,男、女队员“力量耐力指数”与肌酸激酶相关系数分别为r1=-0.60,r3=-0.61,“位移耐力指数”与肌酸激酶相关系数分别为r2=-0.65,r4=-0.66。4.男、女队员30%最大负荷“位移耐力指数”与血乳酸回归方程:Y=2.05+O.000358X,Y=4.67+O.000204X:60%最大负荷回归方程:Y=1.13+O.000695X, Y=4.00+0.00018X:男、女队员30%最大负荷“位移耐力指数”与肌酸激酶回归方程:Y=983.21—0.06653X,Yl=163.77—0.01152X:60%最大负荷回归方程:Y=622.67一O.04152X,Y=170.28—0.01501X.研究结论:1.运动员在拉力的最后阶段均表现出拉力位移下降的趋势,表明运动员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劳,肌肉克服阻力的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2.“位移耐力指数”较“力量耐力指数”与血乳酸更具相关性。“位移耐力指数”越大,血乳酸值越高。3.“力量耐力指数”、“位移耐力指数”与即刻心率相关性不明显。4.“位移耐力指数”较力量耐力指数与肌酸激酶更具相关性。“位移耐力指数”越大,肌酸激酶值越高。5.“位移耐力指数”与血乳酸、心率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采用本研究方法对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耐力进行评价的思路基本可行,进一步的结论有待于在今后的运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