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k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为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亚热带山地,是国家多种珍稀植物的生长地。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毁林开荒活动,致使大面积的原始林地垦殖为坡耕地和果园,人类活动已经使本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研究选取缙云山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常绿阔叶林、撂荒地、果园和坡耕地四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和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包括活性有机质,LOM;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轻组有机碳,LFOC颗粒态有机碳,POC)和活性有机氮组分(包括可溶性有机氮,DO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轻组有机氮,LFON;颗粒态有机氮,PON)含量的变化。通过研究探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固碳能力和供氮潜力的影响,为提高土壤生产力和固碳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SOC、TN含量和储量的影响(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SOC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60cm深度范围内土壤SOC平均含量为撂荒地>林地>果园>坡耕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SOC储量差异显著(p<0.05),其大小顺序为撂荒地>林地>果园>坡耕地。表明坡耕地撂荒后有利于土壤SOC的蓄积,林地比果园和坡耕地更有利于土壤SOC的积累。(2)撂荒地土壤TN含量以及储量显著高于其他上地利用方式(p<0.05),而林地、果园和坡耕地三者之间TN含量和储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说明将坡耕地撂荒后同样更有利于土壤TN的积累,而林地、果园和坡耕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TN的影响不显著。2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1)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质(包括高活性、中活性和低活性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60cm土壤深度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3种活性有机质含量均为撂荒地>林地>果园>坡耕地,林地开垦后降低了土壤的活性有机质含量,而坡耕地撂荒后有助于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恢复,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ER没有明显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3种活性有机质CMI为撂荒地最高,林地次之,果园和坡耕地最低,表明林地开垦使土壤质量退化,坡耕地退耕使土壤质量向着良性方向发展。(2)土壤DOC、DON含量剖面变化相似,均具有明显的垂直递减特征。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相比,撂荒地能够增加土壤DOC含量(p<0.05),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DON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MBC、MBN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0-60cm土壤深度内,土壤MBC平均含量为林地>坡耕地>撂荒地>果园,MBN平均含量为撂荒地>果园>坡耕地>林地。方差分析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MBC和MBN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轻组土质量分数平均值变化范围为3.45-10.89%。土壤LFOC和LFON含量在整个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垂直递减趋势。同一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LFOC、LFON含量差异在表层最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差异逐渐减小。林地、撂荒地和果园土壤LFOC和LFON含量均显著高于坡耕地(p<0.05),林地开垦为坡耕地后,会加速土壤LFOC和LFON的分解。(5)在0-60cm土壤深度内,POC和PON含量总体上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颗粒态土质量分数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2.24-50.20%,方差分析表明,林地颗粒土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p<0.05)。撂荒地土壤POC和PON含量显著高于另三种土地利用方式(p<0.05),而林地、果园和坡耕地三者之间POC和PO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坡耕地撂荒后有利于土壤POC和PON的积累。(6)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和土壤各活性有机碳、氮组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土壤各碳、氮组分之间关系密切,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土壤中活性较高部分的碳、氮含量,反映了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性。以敏感性指标来表示对土地利用变化反应敏感的土壤碳、氮组分,POC和PON敏感性指标最高,二者更能反映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变化的影响。3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容重表现为坡耕地>果园>撂荒地>林地,林地开垦为坡耕地和果园后土壤容重显著增加(p<0.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全磷、有效磷、碱解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硫和速效钾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撂荒地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p<0.05),而有效磷则表现为坡耕地和果园较高。碱解氮含量表现为林地和撂荒地较高,显著高于果园和坡耕地(p<0.05)。土壤硝态氮、钱态氮和有效硫含量均为林地最高,且显著高于另三种土地利用方式(p<0.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氮组分均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容重越大,越不利于土壤碳、氮的积累。土壤有效磷、碱解氮、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钾与土壤各碳、氮组分的关系极为密切,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土壤全磷与土壤SOC、TN、DOC、MBN、POC和PON关系较为密切,而与其他碳、氮组分无明显的相关性。而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硫与土壤各碳、氮组分均不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铁电薄膜成为了高新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铁电薄膜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铁电薄膜的不同特性,例如:铁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等,制备了多种器件。目前对于铁电薄膜的研究还集中在传统的钙钛矿结构材料上,例如PZT、BST等。然而传统钙钛矿结构的铁电薄膜在应用于硅基铁电存储器上,已经被证明有着很多困难。比如说铁电尺寸效应、结晶时热处理导致的退化、小的帯隙、与Si的界面不匹配等。最近研究发现H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加强智库治理.笔者结合智库内外部治理,提出智库治理的结构模型及影响因素.智库治理包括对智库产品、单一智库以及智库竞争的治理,这三类治理相互影
近年来,随着学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各类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物联网管控平台、大数据决策、私有云等各类业务平台得到广泛应用,对学校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建设
镉污染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选用蛋白核小球藻为微藻藻种,使其附着生长于立体弹性载体表面,直至形成蛋白核小球藻膜,利用蛋白核小球藻膜处理含镉的模拟废水。本文对不同含量的重金属镉对于蛋白核小球藻膜的生理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研究初始镉含量、初始接种藻液比、光照周期、初始pH对小球藻蛋白核小球藻膜去除镉能力的影响;测试上述条件因子对蛋白核小球藻膜除镉的影响水平,确定最佳因素、水平的组合;选择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中法律援助缺位、辩护权行使难度大、辩护意见不受重视、法律规定粗疏且操作性差等,亟待加以完善.以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全覆盖为契机完善死刑复核程序,主要路
氯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毒性较大的持久性污染物,它们在环境中的存在和治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选用2,4-二氯酚(2,4-Dichlorophenol,2,4-DCP)作为目标污染物,构建超声协同漆酶处理技术,首先研究了水溶液中不同处理条件对2,4-二氯酚降解率的影响,并将单一处理技术与协同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其次将此体系运用于土壤,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对2,4-二氯酚降解率的影响,比较单一处理技术与协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以其广泛性、不确定性、滞后性、潜伏性、研究和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污染来源。其中尤以农业非点源污染为甚,农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为提高产量,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不断增加,其中富含的大量营养物质成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本研究在学习、查阅现有非点源污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四川盆地的实验小区,开展了小尺度的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
当前阶段,房地产业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疫情挑战,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但企业仍面临经营、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疫情后房地产业如何把握机遇,如何找准发展战略和方向等越米越受到
期刊
回到1999年乔治城大学校园,我看到一位年轻女士正拿着话筒激动地向人群问道:“知道你们的T恤是谁做的吗?”“是一个被拴在缝纫机旁,没有食物和水的越南儿童?还是每小时只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