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条形基础桩基托换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k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增层技术是将既有建筑地下结构自上往下逐层施工,拓展其使用空间的方法。它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对既有建筑进行功能提升和综合改造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但目前地下增层开挖技术缺乏系统性成果,没有形成成套的技术标准或施工规范,对该领域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经验性。因此开展地下增层桩基托换模型试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设计模型试验并结合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来研究桩基托换施工对既有建筑沉降变形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为了更全面地对桩基托换柱脚沉降规律及框架梁跨中底部应变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1:10的模型试验,本次试验的既有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考虑到模型施工的可能性,只进行主梁的浇筑,并未设计次梁且并未进行地下室底板和顶板的浇筑;托换方式采用桩基托换;开挖方式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2)试验以角柱下土体开挖、边柱下土体开挖、中柱下土体开挖这三个工况为一个循环,共分三个循环九个工况来研究其沉降变形规律。收集既有建筑在不同工况下各个柱脚沉降值及第二、三层框架梁跨中底部应变值,研究土方开挖对既有结构的影响,得出工况1、4、7的柱脚沉降值普遍大于其他工况且呈“盆式沉降”,工况3、6中土方开挖后中间跨地基土回弹量较大,上部结构呈“上拱”趋势;框架梁应变中跨大于边跨,在进行第一次开挖中,应变变化最明显。(3)采用ABAQUS建立实体三维模型,根据上面的九个工况和地下室底板顶板施工对桩基托换施工过程进行建模。利用1:10的计算模型和模型试验作对比,验证计算模型能较精确地模拟出本次模型试验得出的沉降及变形规律,从而可利用1:1计算模型模拟工程实际,收集相应沉降及变形值,验证此种托换和开挖方式的可行性。本文通过进行1:10模型试验和计算模型为1:10、1:1的数值模拟对既有建筑桩基托换施工中既有建筑的柱脚沉降、框架梁跨中底部应变变化规律、地下室底板顶板施工对沉降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首先,本文介绍了海浪发电的研究现状,并说明了直线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往复式海浪发电机的研究现状和前景。总结了本文研究的DSRLG的结构特征和应用于往复式海浪发电的发电
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是一种韧性极高的水泥基材料,在弯拉荷载作用下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性能,其极限拉伸强度可超过5MPa,极限拉应变可以达到5%。但PVA纤维的弹
针对杭嘉湖地区冲淤河谷地形分布广泛的特殊情况,结合当地土体工程特性和抗震设防区划设置现状,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基于动力时程分析以及概率统计方法,给出了适用于杭
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Vcmax,maximum carboxylation rate)是表征植被光合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叶片Vemax对氮素的响应对预测植被光合作用和未来植被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可以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有望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Generation,5G)杀手级应用。VR传输具有超高带宽和低时延的要求,同时,VR内容的生成
目的:通过对王秀霞教授治疗产后身痛用药规律的统计,总结出王秀霞教授治疗本病的诊疗思路、学术经验及用药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0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
光在水下传播时,受水体吸收的影响,不同波长的光衰减速度不一样。以红色光衰减得最快,绿色光次之,蓝色光衰减得最慢,导致水下图像整体偏蓝绿色调而存在严重的颜色失真。另外,
弯道水流在自然界和水工建筑物中都是常见的水流形态。水流进入弯道后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水流结构重新调整,流态逐渐恶化。主要的不利流态包括凹岸局部冲刷、
榫卯式毂节点最早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加拿大,是一种形式简明、制造成本低、传力合理、施工安装操作便捷的空间网格结构装配式节点,可采用钢材、铝合金以及碳纤维复合增强材料
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政策要求新能源大发展的双重影响下,混合动力汽车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在这之中,混合动力汽车又发展出不同的结构类型,同轴式混合动力车型因为结构简单、燃油